一個多月之后的12月11日,外資這條“鯰魚”就將游進本來已經熱鬧非凡的化肥銷售領域。這條“鯰魚”進來后,會不會把現在已經將市場瓜分完畢的國內各方化肥流通諸侯逼得喘不過氣來?對此,國內流通企業有不同的判斷。
山東浩倫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茍磊是樂觀派之一。他告訴記者,從目前情況看,由于中國土地高度分散種植,不像歐美國家那樣集約化種植,所以化肥的銷售渠道和農產品的收購模式以及農民的施肥習慣與國外有很大的不同。這就意味著國內農資流通是一個高投入、高風險、高成本和低效益的領域,從全國的經銷商到省級代理商再到省級公司、地級和縣級公司再到鄉鎮經銷戶以及一大批新興的農資流通企業,分銷體系十分龐大,有著很長的價值鏈。而據他對于外資的了解,面對中國這樣非常有特色的化肥市場,他們目前基本上還都沒有一個整體的戰略,包括在中國這個市場怎么做也都是比較模糊的。因為他們無法把國外的經驗照搬到中國來。
第二,從以往經驗看,外資企業進入中國的順序,首先是運用資本的手段控制資源性企業,其次是進入生產型企業,最后才進入分銷企業,分銷將是他們進入程度最低的領域。
另外是政策的影響。目前從國家工商總局法律注冊方面看,對農資經營管理仍實行“一主兩輔”的政策,即以農資公司及基層供銷社為主渠道,“農業三站”(植保站、土肥站、農技推廣站)和企業自銷為輔渠道經營農資。而現在新的市場準入制度和許可制度都沒有出臺。
12月11日以后,如果國務院及國務院相關主管部門,如商務部和國家工商總局未出臺正式文件,外資或國內“一主兩輔”之外的其他資本就難以進入這一領域。
所以,茍磊強調,分銷領域的開放對于國內流通企業的實際經營并不存在太大影響。
安徽輝隆農資集團有限公司的董事長李永東也判斷,最近兩三年內,基本上不會出現外資大規模進軍流通業的現象。他的理由是,雖然外資管理水平先進,但在短期內仍存在著和中國農村市場對接的矛盾。即使外資有意進軍國內市場,也還有一個適應的過程。而目前國內對化肥的政策管理也會令外資退避三舍。更主要的原因是流通業的利潤極低,缺乏足夠的吸引力。事實上,國內化肥生產領域早就對外開放,化肥生產利潤率比流通要大得多,但外商投資并不積極。
不過,持相反判斷的流通企業也不少。
浙江農資集團有限公司有關人士表示,隨著優惠政策的逐步取消,行政性政策干預將大大減少,對供銷農資的扶持力度也會減弱,供銷農資面臨被迫進入市場接受競爭的局面。這無疑是痛苦而艱難的。由于歷史原因,現有化肥流通企業的主體供銷社都是合作制性質,并且以行政區域設立,容易導致區域分割,聯而不合,無法在產權基礎上組織起有效管理的若干全國性農資龍頭企業。一旦外資進入,在當前強者林立、贏者統吃的市場格局中,現有的流通企業很容易被各個擊破。政府對“三農”問題的重視和敏感,使農資行業一直成為政策性和政治化的行業。政策既給了供銷社農資經銷很大的支持,同時也影響了其市場化改革的步伐。不僅全國供銷社農資行業內尚無一家上市企業,而且系統內真正意義上的重組也不多,與生產企業、民企和外資企業的重組、上市、改造和布局的決心相比,顯得力度不夠、氣勢不足。很顯然,在強大的外資面前,傳統意味頗濃的化肥流通企業還缺乏足夠的競爭力。
但是,無論對開放市場的判斷如何,面對外資即將進入的事實,國內流通企業都明白,要想生存下去只有“強身健體”。S>
山東浩倫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茍磊強調,無論是應對外資進入還是國內自身的整合,只有一條出路,就是流通企業要提升自己的營銷技術,加強網絡和營銷通道建設,做好農化服務,與生產企業和農民保持良好的合作,在自己的目標市場打造高效率、低成本、市場份額占有率高的分銷企業,才能立于不敗之地。你要是自身比較過硬的話,外資來了以后也會與你合作。現在有先見之明的包括安徽輝隆農資集團、浙江農資集團以及四川農資集團等在內的國內多家流通企業都在加強農資連鎖網絡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