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863計劃”課題“轉基因抗蟲小麥”育種日前獲得專家鑒定,標志著我國轉基因小麥育種取得突破。蚜蟲是危害小麥的主要害蟲之一,特別是在我國東部小麥主產區。蚜蟲在取食時分泌一種粘液,會降低葉片的光合作用效率,其刺吸式口器刺入葉片時也會產生傷口,傳播多種病毒。長期以來,我國主要靠噴施殺蟲劑來防治,在殺死蚜蟲的同時,殺蟲劑也會消滅蚜蟲的天敵,破壞生態環境。
由河北大學朱寶成教授領導的“抗蟲轉基因小麥”課題組,將一種抗蟲基因導入小麥細胞,得到抗蚜蟲的小麥品種。研究中,專家選擇了我國華北地區廣泛種植的幾個小麥品種,成功地將抗蚜蟲基因導入小麥植株,誘導轉基因細胞分化,獲得了抗蟲轉基因小麥植株,再從中選出對麥蚜具有較強抗性的植株。目前,該研究已經成功育出轉基因植株的第二代種子,通過了科技部專家組的鑒定。
實驗表明,這種轉基因小麥使植株上的蚜蟲減少了70%以上,對蚜蟲、褐飛虱、葉蟬等同翅害蟲都有很好的抗性。這種轉基因小麥的生產、產量及品質與普通小麥沒有明顯差別。中國農業科學院的專家介紹說,這種轉基因小麥品種的應用和推廣,將大大減少農藥使用量,減輕農藥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性污染,生產前景廣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