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氣候及境內外蟲源等因素影響,稻飛虱前期發生呈現始遷入較常年早、遷入蟲量大、遷入面廣、田間蟲量高的特點。據市氣象預報,我市夏季溫偏高、降水偏少、高溫干旱偏重、局地暴雨洪澇突出,6-8月有5-7次區域性暴雨天氣過程,主要影響時段在6月上旬、6月下旬、7月上旬、8月下旬后期。氣候條件總體對稻飛虱的遷入和發生較為有利。各區縣應當切實加大稻飛虱的監測預警力度,準確掌握發生動態,適時召開會商,及時發布病蟲情報,科學指導大面積防控工作的開展,防止大面積暴發成災。
一、當前發生動態
截止6月15日,稻飛虱在31個區縣發生,發生區縣數比上年同期多6個,發生面積179.2萬畝次,同比增125.52萬畝次,增234%;田間平均百叢蟲量653.4頭,為上年同期的5.77倍,渝東南、渝南、渝中等地遷入蟲量大,為近10年之最,平均百叢蟲量為歷史大發生年份(2012年)的0.8倍。彭水、綦江、秀山、南川、開州、豐都、江津平均百叢蟲量3568頭、1680頭、1081頭、1000頭、1220頭、983頭、764頭,是上年同期的8.4~82倍。
二、發生趨勢預測
根據我市農作物品種布局、栽培制度、歷年和當前發生情況、天氣預報等因素進行綜合分析研判,預計稻飛虱總體發生程度4級,其中:渝西部、渝東北部發生程度2-3級,局部4級;渝南部、渝中部發生程度為4-5級,發生面積500萬畝(次)左右,若氣象條件適宜,發生面積將達600萬畝(次)左右,重點防控時期為6月下旬-7月上旬、7月下旬-8月上旬。
三、防治建議
抓住關鍵防治時期,采取“壓前控后”“控白壓褐”的策略,科學合理使用化學藥劑。白背飛虱防控關鍵期為6月下旬-7月上旬,褐飛虱防控關鍵期為7月下旬-8月上旬。對達到防治指標(前期百叢蟲量1000頭、穗期百叢蟲量1500頭)及時防治。防治建議:蟲量較低田塊可優先選用金龜子綠僵菌、苦參堿、球孢白僵菌等生物農藥;化學藥劑可選用醚菊酯、烯啶蟲胺、吡蚜酮、氟啶蟲酰胺、三氟苯嘧啶等高效低毒、低殘留等環境友好型化學農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