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三人成全免费观看电视剧高清,高清欧美性猛交xxxx黑人猛交

信息搜索: 熱門:春耕 化肥行情 尿素價格
首頁 > 植保資訊 > 正文

2023年湖南省水稻重大病蟲害防控技術方案


農資網 2023年4月18日 09:37 來源:湖南省植保植檢站

根據田間監測和會商分析,預計2023年全省水稻病蟲害呈偏重發生態勢,發生面積2.4億畝次。其中二化螟總體大發生,大湘西地區中等偏重發生,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紋枯病偏重發生,稻稈潛蠅中等發生,稻瘟病、稻曲病在敏感生育期遇合適天氣條件將偏重流行,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有潛在流行風險。稻象甲、稻螟蛉、根結線蟲病、胡麻葉斑病、葉鞘腐敗病、細菌性褐條病、細菌性基腐病、惡苗病等病蟲害偏輕發生,在局部地方將造成一定危害。為做好2023年全省水稻病蟲害防治工作,保障水稻生產綠色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一、防控目標

重大病蟲害防治處置率95%以上,遷飛性、流行性、暴發性重大病蟲害關鍵發生區、重發區防控處置率100%;綠色防控覆蓋率達到54%以上,統防統治覆蓋率達到46%以上,病蟲危害總體損失率控制在5%以下。

二、防控策略

采取“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突出重點、分區治理”的防控策略,以選用抗(耐)病蟲品種、建立良好稻田生態系統、培育健康水稻為基礎,落實生態調控和農藝措施,優先應用昆蟲信息素和生物防治等綠色防控措施,合理安全應用高效低風險農藥,保障水稻生產高質高效綠色安全。

三、防控重點

全省以“四蟲四病”即二化螟、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稻稈潛蠅、紋枯病、稻瘟病、稻曲病、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為重點防治對象。對二化螟,全省分為三類防控區,著力抓好一類重發區全程控制,兼顧二、三類防控區。對稻飛虱、稻縱卷葉螟,早稻以懷化、沿湘西北武陵山區、雪峰山區、南嶺山區及湘東、湘中部分地區為重點,中晚稻要做好“壓前控后”、降低5代基數,嚴防穗期爆發成災。紋枯病重點抓好分蘗盛期和拔節期防控,遏制病害水平擴展增加病株、垂直擴展加重危害。稻瘟病以山丘區、老病區和感病品種面積大的地區為重點,及時抓好葉瘟防治,注重預防和控制穗頸瘟。適時抓好中晚稻稻曲病的預防控制。對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重點抓好中稻、晚稻秧田和本田初期白背飛虱防治,實現“治虱防矮”、蟲病兼治。對稻稈潛蠅,以傳統重發區和近年危害明顯上升區域為重點,抓好關鍵代的防治。

四、技術措施

(一)預防技術

1.選用抗(耐)性品種。因地制宜選用抗(耐)稻瘟病、稻曲病、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褐飛虱、白背飛虱等病蟲的水稻品種,避免種植高(易)感品種。注意根據當地稻瘟病病原菌小種特性,合理布局種植適宜水稻品種。

2.播種期和秧苗期預防。一是播種前藥劑浸種或拌種,預防惡苗病、細菌性病害、稻瘟病、病毒病、水稻根結線蟲病、稻飛虱、稻薊馬、立枯病等種傳或苗期病蟲。二是秧苗移栽前 2-3天施用內吸性“送稼藥”,預防二化螟、稻葉瘟、稻薊馬、稻飛虱和葉蟬及其傳播的病毒病。三是水稻根結線蟲病發生區,苗床土壤處理和移栽前使用藥劑浸根處理。四是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流行區,采用 20-40 目防蟲網或 15-20 克/平方米無紡布全程覆蓋秧田育秧,或采用工廠化集中育秧,阻隔介體昆蟲傳毒,預防病毒病。五是秧苗期施用赤•吲乙•蕓苔等植物生長調節劑或氨基寡糖素等植物誘抗劑,促根壯苗,增強抗凍、抗旱、抗病蟲能力。

3.孕穗末期至抽穗期重點預防。水稻孕穗末期,施藥預防稻曲病等病害;破口期至齊穗期,重點防控稻瘟病(穗頸瘟)、二化螟、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紋枯病等。

4.生物多樣性控害。根據田間壟塊分布,在田埂、路邊溝邊、機耕道旁合理布局種植大豆、芝麻、波斯菊、硫華菊、紫花苜蓿等顯花植物,為水稻害蟲天敵提供生境棲息場所和轉移通道,增加害蟲天敵種群數量;利用青蛙、蜘蛛、絨繭蜂、黑肩綠盲蝽、隱翅蟲等撲捕食性天敵和寄生性天敵控制害蟲危害。二化螟對香根草敏感的地區種植香根草等誘集植物,叢距 3-5米,降低二化螟種群基數。

5.農業防控措施。一是翻耕灌深水滅蛹。充分利用螟蟲化蛹期抗逆性弱的特點,在越冬代二化螟化蛹期(3月底至4月上中旬),及時將板田、綠肥田等有效蟲源田深翻耕耙,灌10厘米以上深水,浸沒稻樁7-10天,降低蟲源基數。二是健身栽培。加強肥水管理,適時曬田,科學施肥,提高植株抗(耐)病能力。三是低茬收割。中晚稻收獲時盡量低留稻樁,以不超過10厘米為宜。有條件的地區組織開展稻樁粉碎,減少越冬蟲量。四是清潔田園。二化螟、稻瘟病、細菌性病害重發田的稻草避免直接還田,加強離田后綜合利用。

(二)非化學綠色防控技術

1.昆蟲性信息素誘控。越冬代二化螟和主害代稻縱卷葉螟始蛾期,集中連片放置性信息素,干擾交配或群集誘殺。一是交配干擾,采用高劑量性信息素智能噴施裝置,每 3 畝設置1 套,傍晚至日出每隔 10 分鐘噴施 1 次。二是群集誘殺,采用持效期 3 個月以上的揮散芯(誘芯)和干式飛蛾誘捕器,平均每畝放置 1 套,田間均勻放置。水稻分蘗期,誘芯距離地面的高度以50厘米為宜,水稻穗期,誘芯位置宜高于稻株頂端15-30厘米。

2.生物食誘劑誘控。在稻縱卷葉螟成蟲高峰期前5天左右,集中連片放置生物食誘劑誘芯與誘捕器,每畝布置1-3套。苗期誘捕器懸掛高度以離地面50厘米為宜,穗期誘捕器底部宜高于水稻葉冠面5-10厘米。

3.殺蟲燈誘殺成蟲。利用害蟲對光的趨性,采用井字形或之字形排列在田間設置風吸式殺蟲燈,平湖區每30-40畝安裝1盞,丘陵區每20-30畝安裝1盞。在二化螟羽化期和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等害蟲成蟲發生盛期,天黑開燈、凌晨1點左右關燈(自動調節),降低蟲口基數。

4.人工釋放赤眼蜂。在二化螟、稻縱卷葉螟主害代蛾始盛期釋放稻螟赤眼蜂,每代釋放2-3次,針對世代重迭、產卵期長、蟲口密度高的情況,放蜂次數可增加1-2次。初次放蜂,害蟲卵量不大,放蜂量可在0.8-1萬頭/畝;卵始盛期,應加大放蜂量(1萬頭以上/畝);產卵后期,隨著赤眼蜂在田間的自然繁殖和田間其他天敵種群數量的增多,放蜂量可適當減少。每畝均勻放置 5-8個點。蜂卡放置高度以分蘗期高于植株頂端 5-20 厘米、穗期低于植株頂端 5-10 厘米為宜;可降解釋放球可直接拋入田中,每畝5-6個球(每球2000頭蜂)。高溫季節宜在傍晚放蜂。

5. 稻鴨共育。有條件的稻田,在水稻拋秧15天,移栽12天后,每畝放雛鴨10-20只,至孕穗抽穗期收鴨。通過鴨子的取食和活動,減輕紋枯病、稻飛虱、福壽螺和雜草等發生危害。

(三)科學用藥技術

1.二化螟。防治分蘗期二化螟,當枯鞘株率達3%或枯鞘叢率5%時用藥;防治穗期二化螟,如上代畝平殘留蟲量500頭以上,當代卵孵盛期與水稻破口期相吻合,且每畝卵塊數達到50塊以上時,在卵孵始盛期至高峰期用藥防治(氯蟲苯甲酰胺、氟鈴脲兩類農藥要提前到卵孵始盛期)。具體防治技術見《2023年水稻二化螟綜合防控技術方案》(湘農明電〔2023〕2號)。

2.稻飛虱。早稻稻飛虱防控要在水稻孕穗前發揮“送稼藥”、天敵自然控制和植株補償作用,減少用藥,孕穗至抽穗前蟲口密度達到每百叢1000頭時,爭取一次用藥防治過關。中、晚稻稻飛虱提倡全生育期確保兩次用藥過關,發生量較大情況下合理安排第三次用藥:第一次安排在分蘗期,當飛虱蟲口密度達到百叢500頭時施藥;第二次安排在孕穗末期,用長持效期藥劑“壓前控后”;需安排第三次防治的,在穗期當百叢蟲量常規稻為1000頭、雜交稻1500頭時用速效藥劑防治(注意藥劑安全間隔期)。優先選用金龜子綠僵菌 CQMa421、球孢白僵菌、苦參堿等生物農藥,延緩飛虱產生抗藥性,延長優秀藥劑使用時限。化學藥劑防治早稻上宜選用高含量的吡蟲啉(20%以上)或噻蟲嗪(25%以上),中晚稻優先選用三氟苯嘧啶、呋蟲胺、烯啶蟲胺(20%以上)、醚菊酯、氟啶蟲胺腈等高效低風險的化學藥劑。合理選用吡蚜酮,避免使用噻嗪酮、吡蟲啉、噻蟲嗪的低含量復配制劑。

3.稻縱卷葉螟。水稻分蘗期發揮植株補償功能,減少用藥。藥劑防治指標為分蘗期百叢水稻束葉尖 150 個,孕穗后百叢水稻束葉尖 60 個或穗期畝平有幼蟲10000頭以上。在卵孵化始盛期至低齡幼蟲高峰期施藥,優先選用蘇云金桿菌、金龜子綠僵菌 CQMa421、短穩桿菌、甘藍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球孢白僵菌、稻縱卷葉螟顆粒體病毒等獲得登記的微生物農藥,或四氯蟲酰胺、茚蟲威、多殺霉素、氯蟲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2%以上)、阿維菌素(1.8%以上)、乙基多殺菌素、甲維•茚蟲威、阿維•氯苯酰等高效低風險藥劑。世代重疊嚴重時注意速效藥劑與長持效期藥劑混用,以增加防效,減少成本。

4.稻稈潛蠅。以傳統重發區和近年危害明顯上升區為重點,以控制穗期危害為關鍵,以稻苗剛展出的“破葉株”為防控標識,秧田期被害株率1%以上、大田被害株率3%-5%時進行防治。防治藥劑宜選擇呋蟲胺、高含量吡蟲啉等。

5.紋枯病

分蘗末期至孕穗期病叢率達到 20%時和破口抽穗初期結合保穗,選用井岡霉素 A、井岡•蠟芽菌(12.5%以上)、枯草芽孢桿菌、多抗霉素、氟環唑、噻呋酰胺、嘧菌酯、己唑醇(10%以上)、戊唑醇、丙環•咪鮮胺、苯甲•丙環唑、咪銅•氟環唑、肟菌•戊唑醇等藥劑防治。

6.稻瘟病。防治葉瘟在田間初見病斑時施藥,預防穗瘟在破口抽穗初期施藥,若穗期適溫高濕,間隔7天第2次施藥。藥劑可選用吡唑•醚菌酯(微囊懸浮劑)、三環唑(可濕性粉劑應在75%以上)、稻瘟靈(40%以上)、嘧菌酯(25%以上)、丙環•咪鮮胺、肟菌•戊唑醇、春雷•三環唑、咪銅•氟環唑。歷年發病較輕的區域,可選用四霉素、枯草芽孢桿菌(1000億芽孢/克以上)、春雷霉素(2%以上)、多抗霉素、申嗪霉素等。

7.稻曲病。水稻破口前7-10天(10% 水稻劍葉葉枕與倒二葉葉枕齊平時),遇適宜發病天氣及時施藥預防,如遇多雨天氣,7天后第2次施藥。藥劑可選用氟環唑、丙環唑(25%以上)、戊唑醇、申嗪霉素、井岡•蠟芽菌(12.5%以上)、丙環•咪鮮胺、苯甲•丙環唑、咪銅•氟環唑、肟菌•戊唑醇等。

穗期水稻紋枯病、稻瘟病、稻曲病,提倡一次用藥同時兼治。

8.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在采用高含量吡蟲啉、噻蟲嗪拌種劑拌種基礎上,選用內吸性殺蟲劑帶藥移栽。本田初期可用三氟苯嘧啶、烯啶蟲胺與具有免疫激活作用的病毒抑制劑等藥劑,在病害呈大發生態勢下適當前移防治時間。

9.其他病蟲害

(1)綿腐病。秧田發生綿腐病時,立即揭膜晾床,選用25%咪鮮胺等藥劑噴霧,防止病害擴展,發生嚴重時,秧田應換清水2-3次后再施藥。在氣溫較高的情況下,要控制秧苗水分過快蒸騰,防止出現生理性失水、青枯死苗現象。

(2)立枯病。苗床施藥預防。秧田出現癥狀時,可選用蛇床子素、寡雄腐霉菌、噁霉靈、甲霜•噁霉靈等藥劑進行葉面噴霧。

五、注意事項

(一)性信息素、生物食誘劑應大面積連片應用,群集誘殺時不能將不同種類害蟲的性信息素揮散芯置于同一誘捕器內。

(二)生物農藥應適當提前施用,化學藥劑防治應達標用藥,確保藥效。

(三)稻鴨、稻蝦、稻魚、稻蟹等種養區和種桑養蠶區及其鄰近區域,應慎重選用藥劑。

(四)稻田禁用含擬除蟲菊酯類成分農藥,慎用有機磷類農藥。水稻分蘗期盡量少用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阿維菌素,破口抽穗期慎用三唑類殺菌劑,揚花期慎用新煙堿類殺蟲劑(吡蟲啉、烯啶蟲胺、噻蟲嗪等),減少對授粉昆蟲的影響。

(五)重視交替輪換用藥,有效延緩和治理抗藥性。提倡不同作用機理藥劑合理輪用,避免同一種藥劑在不同稻區間或同一稻區內循環、連續使用。提倡使用高含量單劑,避免使用低含量復配劑。根據抗藥性監測結果,盡量不用已產生中等以上抗性的藥劑。

(六)嚴格遵守農藥使用操作規程,執行農藥安全間隔期,確保稻米質量安全。

( 責任編輯:YanBO)
相關資訊
行情按地區分類
推薦信息
專題信息
熱點資訊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在線投稿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
2004-2009©版權所有: 農資網,保留一切權利!
如果您有任何意見和建議,歡迎您E-mail至:ampcn#126.com
客戶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術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