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冬儲肥市的低迷直到目前依然沒有明顯的改變,但頹勢已久,利空說多了只能讓大家越來越恐慌,所以阿杜今天想說一些可能的向利好的轉變,給大家參考參考。
印度大合同對于我國氯化鉀市場而言只是一個關乎成本的參考,而目前市場最關鍵的問題在于短期內化解不開的供大于求壓力,所以印度高價簽了就讓他高去吧,Who care?但筆者覺得印度大合同或許會引發蝴蝶效應,未來我們回過頭再看的時候,或許會發現它成為了氯化鉀市場形勢逆轉的一個重要節點。
10月25日印度與烏拉爾鉀肥公司簽訂了新的氯化鉀大合同,在大家還在糾結280美元的高價位下是否有什么貓膩的時候,白俄羅斯、以色列等其他主要供應商又紛紛與印度簽訂了同樣價格的新大合同。這么說不是在為280美元的高價位搖旗吶喊,只是想說不管什么貓膩不貓膩的,國際供應商們起碼得到了喘息的機會,這比什么塌陷啊、罷工啊、減產啊那些消息的影響力來的更真實有效。
說真的,中國不簽大合同,兩大現貨市場的價格持續下行,供應商的壓力是非常大的,這回印度簽了,還是高價簽的,那幫老外們就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繼續和中國“對抗”下去了。現貨市場里,雖然巴西暫時還沒有好轉跡象,但東南亞市場由于棕櫚油近期反彈強勁,也使得后期其氯化鉀的需求和購買力可能轉好。屆時,一個主力大合同和一個重要現貨市場的勝利,很可能成為外商打倒我們的武器,我們大合同簽低價的可能性雖然不是沒有了,但的確變低了一些。
既然成本上更低的可能性減弱了,這在一定程度上就可能舒緩了國內市場的看跌情緒,讓下游不再那么淡定地等著跌價。而前期在印度大合同看跌30美元的時候賣方都在努力挺價,現在其挺價的信心也會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強。于是,從下游淡定等跌價逐漸向上游耐心等好轉轉變,這里會有個過程,可能也不會太短,但起碼是在轉變了,而不像前期幾乎是一面倒的看空。
與此同時,國產鉀方面開始陸續進入冬季停產檢修期,龍頭方面也意識到降價的效果并不明顯,據稱也準備守價觀望一下。尤其是什么呢?關于龍頭破產重整這件事大家雖然不至于認為真的會有什么重大的轉變,但是依然唯恐中間在關鍵的時間點上發運等出現問題,占用了資金卻耽誤了進度,所以這種擔心本來就意味著這樣的可能性,而這樣的可能性一旦發生,想一想屆時是個什么樣的情況:進口鉀不再到貨,港存逐漸減少,而市場需求繼續釋放,國產鉀供應突然出現問題,市場恐慌……大合同簽低價可能性進一步減弱,明春價格是否會有明顯的反彈呢?這個可能性是有的,真的需要注意。
所以氯化鉀市場現在的難題只是11、12月份這2019年最后的兩個月里需求能否釋放,如果需求始終“閉門不出”,那“年關難過”之下價格再跌并不是沒有可能,上面那些所謂的各種可能或許也只能是想當然了。大環境不佳,市場要啟動的確很難。但是類似氯化鉀這樣潛移默化在變化著的不止它一個。汽運超限大檢查等造成的運費可能上漲,入冬后區域物流可能的緊張,天然氣價格的上漲,行業開工率的下降,等等等等,可能的轉變在各個肥種那里均有“潛伏”。
總而言之,這最后的兩個月里咱就別一門心思等著價格再落但還一動不動了,價格再落的空間和可能性已經漸漸減弱,或許最佳的時機就要出現。不管什么肥,不冒進也不傻等,都多留意一下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