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都到7月底了上半年的各項數據才終于齊全了,今天咱們來給氯化鉀算算賬。首先先來一道開胃菜,即最新出爐的6月份鉀肥進出口相關數據。
首先,2019年上半年氯化鉀進口量創造了新紀錄。海關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氯化鉀總進口量543萬噸,遠高于去年同期的445萬噸,而上一年原本是歷史最高紀錄。再往前看幾年,上半年的進口量一般都是在360-380萬噸左右,而在2010年全年的氯化鉀進口量只有524萬噸。高大上的進口量,有點低迷的行情,造就了巨大的港存量。6月底時氯化鉀港存量接近300萬噸,在歷史上處于明顯高位,而眼下此數字已奔向320萬噸,幾乎也要創造新的歷史最高紀錄了。
其次,國產鉀產量依然偏低。據中肥網統計在2015-2016兩年我國氯化鉀實物年總產量接近800萬噸,達到了歷史高峰,之后因為礦源等原因開始了連續的下降,2017年就已經快跌到700萬噸,而今年上半年青海氯化鉀實物產量近300萬噸,照此估算今年的總產量與去年的650萬噸相比應該不會有太大變化,依然是偏少的。不過這個數字比早先預期還是要好一些的,因為在一季度結束時產量數字同比是明顯減少了的。聽聞廠家們下半年還會進一步追趕產量,順利的話,今年氯化鉀的產量也并不是沒有可能有所增長。
第三,一些有待確定的量。除了上述提到過的下半年青海產量的恢復程度暫不確定,還有兩點:一個是不少業內反饋下游復合肥工廠手中有不少國產鉀貨源還來不及消化,暫時對于這社會庫存尚未詳細統計,但只要知道這個量相對較多就好;一個是第三季度里上一年度大合同框架下的貨量還能到多少,大合同什么時候簽訂、四季度還會不會有新貨發到,這些后續進口量暫時也無法確定。
綜上,氯化鉀不要輕言大合同不談了,更別輕易賭漲。從數字來看,為了用肥安全下半年還是需要保持適當進口的,但是由于需求偏弱,消費量有持續下降的可能,若后期進口量太大則又會加重明年市場啟動的負擔。而上半年的可供貨量已突破1000萬噸,去年的表觀消費量才1400多萬噸,在減需的預期下,下半年還能有多大的市場活動空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