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全市化肥減量增效暨小麥根區施肥現場觀摩會在姜堰區舉行,來自全市的40多名農技人員、種植大戶齊聚姜堰區張甸鎮三野村試驗示范核心區,感受和領略化肥減量增效新技術的魅力。
稻麥根區施肥技術是近年來全省推廣的化肥減量增效新技術。2018年,姜堰區試點水稻根區施肥,在節氮20%的情況下仍能保持產量不下降。今年姜堰區在小麥上繼續開展根區施肥試驗,試驗表明,能夠節省氮肥15%以上、磷肥5%以上,并對小麥紋枯病等病害有一定的控制效果。
姜堰區耕保站副站長朱德進說,根區施肥技術主要實行“還、耕、施、播”一體化模式,通過一體機一次性完成稻草全量還田、深旋耕、根區施肥、播種全流程,肥料一次性施用,且集中施在根區附近,減少了機械作業次數,減輕了勞動強度和用工,節省了肥料投入,提高了肥料利用率,預計每畝小麥可以增收40公斤左右。
姜堰區張甸鎮三野村的種田大戶田有軍現場觀摩后算了筆賬,他種了860畝小麥,根部施肥可比原來常規施肥少2至3次,每畝節省成本約130元,產量提升10%,一增一減之間,每畝至少增收230元。“這還不包括小麥品質提升、生態環保的隱形價值。”
“綠色是農業的底色,也是農業發展最大的優勢和最寶貴的資源。加快推進農業綠色發展,是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而化肥減量增效工作是有力抓手。”市耕保站站長朱蓮介紹,近年來,全市一直把化肥減量增效工作作為治理農業面源污染、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自2017年以來,我市大力開展化肥減量增效行動,通過測土配方施肥、水肥一體化、有機肥替代化肥等化肥減量增效技術試驗示范,截至2018年,全市化肥使用總量154520噸(折純),較2015年基數下降5.66%,超額完成省制定目標任務。
化肥減量增效作為促進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的一項基礎性、專業性工作,需要常抓不懈,持續發力。今年,我市先后發布了《泰州市2019年農藥化肥減量增效工作方案》《“健康長江泰州行動”2019年農藥化肥減量專項工作方案》,分解落實全年化肥減量目標,明確具體工作任務和責任分工;同時,立足“健康長江泰州行動”沿江化肥減量專項行動,以沿江兩市一區為重點,制定了更為嚴格的化肥減量目標。致力通過全市“面上減量”和“健康長江泰州行動”沿江鄉鎮“線上減量”共同發力,深入開展各類化肥減量增效技術試驗示范,助推農業綠色發展。
《泰州市2019年農藥化肥減量增效工作方案》明確指出,全市化肥使用總量較2018年削減1%以上,主要農作物化肥利用率39%以上。《“健康長江泰州行動”2019年農藥化肥減量專項工作方案》提出,在靖江市、泰興市、高港區的沿江9個鎮街(園區)建立測土配方施肥示范區5個;建立水肥一體化示范基地2個;建立新肥料新技術應用示范方2個;建立化肥施用情況調查點38個。到2019年底,沿江鎮街(園區)力爭化肥使用總量較2018年削減3%以上,主要農作物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覆蓋率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