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國務院關于堅持農業優先發展做好“三農”工作的若干意見出臺,其中涉及了很多農業利好和調整的項目,當然化肥也在其中,近期化肥人士十分關注,朋友圈接連轉發,那么在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重磅發布后,究竟對我們化肥行業會產生哪些影響呢?
首先,穩定糧食產量。文件中指出:毫不放松抓好糧食生產,嚴守18億畝耕地紅線,強化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考核。將稻谷、小麥作為必保品種,穩定玉米生產,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近年來基層外出務工、局部拋荒現象時有發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耕地面積的種植和糧食的生產,后期局部地區或會在糧食耕種和補貼上將有一定的政策傾斜,觸碰警戒線將會受到嚴懲。
其次,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大力發展緊缺和綠色優質農產品生產,推進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實施大豆振興計劃,多途徑擴大種植面積。文件指向將對大豆、奶類、嬰幼兒配方奶粉等企業存在利好消息,但對于化肥企業來說卻是機遇和挑戰并存,大豆面積種植量的增加,與玉米用肥相比,大豆的用肥量將會縮減,文件中指出玉米穩定生產、小麥必保生產,大豆增加種植面積,那么后期用肥量縮減已經成為必然,尤其是黑龍江大豆主要種植區域。
再次,加強農村污染治理和生態環境的保護。開展農業節肥節藥行動,實現化肥農藥使用量負增長,擴大輪耕休作制度試點,擴大退耕還林還草。2015年2月17日,農業部發表了“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而新文件出臺后,我們可以看出,對化肥使用量上還是更加嚴格限制,實際上,現實中化肥使用量上已經實現了負增長,從企業的生產量上就可以發現,2018年化肥企業能保證全年全負荷生產的少之又少,加之長期環保限產停產,尤其是復合肥企業的生產量在大幅地縮減,目前多數大型復合肥企業的開工率僅在38%左右,而多數小型復合肥和摻混肥企業的開工率就更低了,粗略測算,2018年復混肥企業產能在2億左右,而實際產量僅在0.8-1億左右。不過對于新型肥和有機肥來說,這又是一個機遇,及時準確地抓住機遇,不妨會打一個翻身仗。
最后,“互聯網+農業”。深入推進“互聯網+農業”,擴大農業物聯網示范應用,全面推進信息進村入戶,可想而知,2019年“互聯網+”將在農村大展拳腳,所以各企業要重點關注和合作“互聯網+農業”,更好地推進產業,服務基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