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關稅政策出臺。相比2018年,化肥方面最大的看點是對鉀肥和三元復合肥實行出口“零關稅”。這個政策透露出什么信息?會給市場帶來什么利好呢?
鉀肥和復合肥“零關稅”,說明了中國化肥市場化程度進一步提高,不再把化肥安全和糧食安全進行捆綁,未來政府對化肥市場的干預會進一步減少。從實踐來看,10年前的2008年,即使高達180%的關稅也沒能抑制住化肥出口,之后幾年設置了出口窗口期,也只是把出口時間進行了調整,并沒對實際的出口行為產生實質性的影響。而近年的部分化肥品類“零關稅”政策也沒帶來出口量的增長,因此,化肥出口“零關稅”并無不妥。
中國鉀肥對外依存度高達40%以上。從理論上看,中國并沒有出口鉀肥的能力,因此,在常態下,鉀肥出口“零關稅”并無實質性意義。
2018年中國出口三元復合肥32萬噸,比2017年同期下降8萬噸;2018年出口氮磷二元復合肥80萬噸,基本同2017年持平。在三元復合肥“零關稅”的情況下,可能氮磷二元復合肥出口量會減少,三元復合肥出口量增加。
三元復合肥的出口能否保持增長,取決于中國復合肥的技術含量和價格競爭力。在技術上,中國的復合肥并不具備領先優勢;從成本來看,雖然中國尿素在國際市場沒有優勢,但副產品硫酸銨和氯化銨不僅產量大,而且價格競爭力強,因此,中國復合肥出口成本優勢將更多地體現在氮肥的副產品上。中國復合肥產能巨大,在復合肥出口“零關稅”的情況下,將有利于復合肥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滿足全球差異化復合肥的需求,緩解國內產能過剩的矛盾。但是,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企業堅持不懈的努力,不是僅僅靠取消出口關稅就能解決的。
“零關稅”算是利好,但利好有限。筆者更關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傳出的減稅消息。雖然具體政策未出臺,但下調增值稅稅率會降低化肥成本,尤其是對進口鉀肥價格產生重大影響,需要密切關注。(余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