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行業簡介
氮肥含有作物營養元素氮的化肥。元素氮對作物生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植物體內氨基酸的組成部分、是構成蛋白質的成分,也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起決定作用的葉綠素的組成部分。氮還能幫助作物分殖。施用氮肥不僅能提高農產品的產量,還能提高農產品的質量。氮肥,也為無機鹽中的一種。
氮、磷、鉀是作物生長必不可少的三大基礎元素,其中,氮元素是植物體內氨基酸、蛋白質及進行光合作用的葉綠素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施用氮肥可以提高農產品產量。目前在我國化肥產品中,氮肥生產量、施用量最大。
1、氮肥產量實現跨越式發展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氮肥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3月-4月中國氮肥產量有小幅度增長,2018年4月中國氮肥產量為346.9萬噸,同比下降0.8%。2018年5月中國氮肥產量有小幅度下降,2018年5月中國氮肥產量為328.6萬噸,同比下降9.5%。2018年6月中國氮肥產量回升,2018年6月中國氮肥產量為335萬噸,同比下降5.8%。2018年1-6月中國氮肥累計產量為1887.9萬噸,同比下降7.5%。
2015年-2017年中國氮肥產量逐漸下降,2017年中國氮肥產量為4012.9萬噸,同比下降4.4%。2018年1-6月中國氮肥產量為1887.9萬噸,同比下降7.5%。
2018年1-6月氮肥產量統計及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013-2018年1-6月氮肥產量統計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技術取得創新性進步
新型煤氣化技術發展迅猛,裝置大型化成績顯著,清潔生產水平明顯提升,建成了一批技術和研發中心。以航天爐為代表的干粉煤氣化技術,以多噴嘴對置式、晉華爐為代表的水煤漿氣化技術,還有一批氣體凈化技術、氨合成技術、尿素生產技術及裝備等相繼開發應用。特別是2004年,我國第一套國產化年產30萬噸合成氨裝置在華魯恒升建成投產;2005年,我國第一套以天然氣為原料的國產化年產20萬噸合成氨裝置在四川美豐建成投產;2017年,我國第一套國產化年產60萬噸合成氨裝置在陽煤正元正式投產;2018年,中石油寧夏石化公司建設的第一套以天然氣為原料的年產45萬噸合成氨和80萬噸尿素裝置、華魯恒升建設的第一套百萬噸級尿素裝置分別投運成功。
3、裝置大型化步伐不斷加快
2017年我國合成氨年產能超過30萬噸的企業有102家,產能占比71.7%;尿素年產能超過50萬噸的企業有66家,產能占比77.2%。
4、原料結構調整取得重大進展
上世紀70年代,行業掀起無煙粉煤成型造氣熱潮。上世紀80年代末,部分引進的大化肥裝置陸續進行油改煤、油改氣的原料結構改造。本世紀以來,非無煙煤氣化技術得到高度重視和快速發展。到2017年年底,采用非無煙煤為原料的合成氨年產能2285萬噸,占比達32%,以無煙煤和天然氣為原料的合成氨產能占比分別下降至44.1%和20.1%,40多家大型氮肥企業實現增值肥料的產業化,總年產能1200萬噸。
5、產品實現多元化發展
種類已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硫酸銨發展到目前尿素、碳酸氫銨、硝酸銨、硫酸銨、氯化銨、增效尿素等10多個品種,2017年氮肥復合化率提高至38%。同時,行業還在煤化工、精細化工、化工新材料等領域積極延伸產業鏈條。
6、企業管理創新水平不斷提高
大多數企業,尤其是小氮肥企業進行了產權制度改革,不少企業改制為股份制企業、民營企業或上市公司,形成了多元化的新型產權結構。企業間通過兼并重組、內部擴張、強強聯合,形成了一批化肥年產能過百萬噸的大型企業集團,建成了多個以肥為主、肥化并舉的工業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