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尿素
印度IPL公司4月4日發布尿素招標公告,4月10日開標,最低應標價為到岸價(CFR)西海岸259.97元(噸價,下同)、東海岸264.9元,招標價格高于當時市場主流成交價5美元以上。
基于印度有廢標的“惡習”,加之國際普遍看空后市,市場揣測,印度可能廢標或壓縮采購量。而4月14日的中標結果顯示,印度不僅沒有廢標,而且來者不拒,一口氣采購了105萬噸。印度以高于市場價大量采購,顯得很“傻”。更奇怪的是,在印標之后,國際尿素價格繼續下跌。在印度“照單全收”的情況下,這些工廠和貿易商不趁機出貨,是不是也顯得很“傻”?筆者相信,國際市場參與者都不傻。這一系列不合商業邏輯的現象到底該怎么解釋呢?
第一種可能,印度政府迫于保供的壓力,“饑不擇食”。近日印度化肥部稱,3月份尿素庫存103萬噸,而2月底的庫存為69萬噸,考慮到印度國內的自產量,保供壓力并不大,完全可以采取“多頻少量”的招標策略。因此,印度大量采購不是出于保供考慮。
第二種可能,國際貿易商和工廠對印度進行圍標??串通投標。招標的最大好處是可以進行充分的競爭。假如國際貿易商和工廠都不看好后市,就很難出現投標價格高于主流成交價格的情況,除非大家合謀圍標。在法治社會和眾多貿易商參與的情況下,筆者認為這種可能性也不大。
第三種可能,國際貿易商、工廠和印度都看好后市,忌憚做空。
筆者重點分析這種情況。印度在既沒有保供壓力,又高于市場價的情況下,不僅不廢標,而且大量采購,只有基于印度對后市看好的條件下才會成立。投標企業報價都高出了當時市場主流成交價,基于招投標原理,只能判斷投標企業對后市看好,或者試圖圍標。印標來者不拒、敞開收購后,國際尿素價格繼續下跌,說明國際市場的貨源并沒有出清,從側面反映了還有人看好后市,繼續惜售,不愿低價賣給印度。
只有第三種可能才能解釋這次印標發生的種種不合理。所以,筆者寧愿相信這是一次國際市場對尿素的集體做多,而不是集體做空。
集體做多,除了上述假設外,還有其他依據嗎?集體做多為什么會演變成空頭行情呢?4月22日,美國農業部種植進度報告顯示,因天氣原因,美國玉米的種植進度僅為5%,而去年同期和近5年平均進度分別為15%和14%,其他農產品的種植進度也相應推遲。那么,可以假設,到4月22日,美國夏季尿素消耗量比往年同期少了10%左右。按照平均種植進度,國際市場對印標并不敢做空;而美國市場因天氣原因遲遲未能啟動,尿素消耗量較同期大幅下降,使得多頭行情最終演變成了空頭行情。隨著最近天氣回暖,美國尿素價格已經開始上漲。
很多人會說,中國尿素已不再依賴出口,討論這個同國內市場有什么關系?這恰恰是筆者探討的目的:印標大量采購并沒帶來國際尿素價格的反彈,是天氣原因造成的;短期,國際市場并不具備為中國大量供應尿素的能力。如果天氣正常,此次印標的執行將推進國際市場尿素價格大幅反彈,也會給國內市場帶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