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從過去三年尿素漲跌的回顧中,有助于我們揭開今年尿素后期的走勢。
2015年4月下旬,尿素開始了一輪猛烈的反彈,到7月份中旬,漲幅高達300元/噸;
2016年3月上旬,在4月份化肥用電價格上調的預期下,尿素價格緩慢上漲,到了電價真正上調的時候,尿素價格開始掉頭向下,并持續下跌;
2017年上半年消息面很平靜,到5月中旬,尿素價格開始持續堅挺至7月中旬。
看似毫無規律,但筆者認為其中的一個共性是4月份后尿素價格的反彈在沒有重大消息面干擾的情況下,都具有持續性的趨勢。偶然中存在著必然,這是散戶市場博弈的必然結果:到了4月下旬,激進的散戶早已買進,而保守的散戶不可能在此時進行投機。全國尿素的剛性需求在這個時間段開始陸續釋放,供求關系的不平衡會逐步達到體現,從而確定上半年的整個趨勢。
筆者之前對尿素的供求關系已經做了全面的分析,認為今年上半年尿素的缺口較大,不再重復,這里補充三點:
1.不能以企業利潤的高低來判斷風險
很多人把企業利潤高低當做判斷風險的主要依據,筆者非常不認同。企業的利潤再高,只要產量沒增長,那么供求關系就沒改變,企業利潤再高,也沒風險;企業虧損,只要產量沒降,那么供求關系也沒改變,企業虧損再大,也有風險。2016年,雖然尿素早已進入了虧損區間,但因為產量下降緩慢,所以價格持續下跌;當前尿素企業都有利潤,但到4月下旬,產量仍未見增長,因此有理由判斷后期增產的潛力十分有限,供應的缺口很難消除,價格上漲在所難免。
2.正確地看待替代品和假冒偽劣產品
尿素稍有不好,大家就提到了顆粒氯化銨和其它假冒偽劣產品。不可否認,這種現象層出不窮,屢禁不絕,但一方面相信政府會加大打擊的力度,違法的成本會越來越高;另一方面,從等氮量看,一噸尿素需要近兩噸的氯化銨來替代,假如大量的氯化銨替代尿素,那么氯化銨價格會飆升,而實際上,氯化銨的價格走勢并不理想。因此,筆者認為有夸大之嫌。
3.用量變到質變的哲學規律來看待市場
一口吃不出一個胖子,社會的發展更多地是量變的過程,這是我們建立對世界認識的基礎。筆者相信今年農業的需求不會同去年相比來個天翻地覆的變化,因此對農業需求的大幅下降筆者堅決持有懷疑態度。
對四月中旬尿素價格的上漲,筆者之前分析過有兩大特點:一是在成本線之上的上漲;二是在市場極度悲觀時的上漲。
至于上漲的推動因素,筆者認為一是復合肥和板廠生產進入高峰,加大了采購,二是東北從消耗庫存模式轉變為從工廠采購模式。在未來的一段時間里,需求只會持續上升,庫存只會持續下降,而工廠和網絡的庫存低是不爭的事實。一旦全國從消化庫存模式轉變為從工廠采購模式,尿素價格很可能就會大幅上漲。事實上,在今年農業部的首場新聞發布會上,就預測今年可能出現局部的化肥供應緊張,而這正是政府之前不斷出臺保供措施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