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農藥
本報記者史力
怎么控——
通過生物防控等病蟲草害綠色防控,減少化學農藥使用
近日,省植保總站在霍山縣舉辦全省農藥減量控害技術培訓班,部署新一季農業生產農藥減量控害,培訓相關技術。
記者了解到,自2015年我省啟動農藥“零增長”行動以來,農藥減量成效顯著。來自省植保總站的數據顯示,今年農藥使用量約1.28萬噸,同比下降約3.76%。對此,省植保總站站長黃秋云分析,除了現代植保針對性和有效性不斷提升外,客觀上病蟲害總體較輕也是有利外部條件。
“成績值得肯定,但繼續推進農藥減量,壓力依然較大。”黃秋云說,如果遇到病蟲害爆發年份,農藥用量可能會反彈。確保把“飯碗”端牢,必須保證糧食穩產高產,在保證防治效果基礎上持續減少農藥使用,難度不斷加大。
農業生產離不開農藥。“既要穩生產,又要保生態,一個辦法是抓綠色防控促減量。”黃秋云說,這兩年的實踐表明,通過開展以生態調控、理化誘控、生物防控為主的病蟲草害綠色防控,可以顯著降低化學農藥使用。
記者了解到,今年秋糧生產中,蒙城縣壇城鎮樓山村開展玉米病蟲害綠色防控示范,重點示范選用抗病品種、殺蟲燈、性誘劑誘殺玉米螟等,結果化學農藥使用量下降20%~30%。目前,全省水稻、小麥主產區都建立了綠色防控示范區。
不過采訪中記者也發現,生物綠色防控手段還不普及,應用范圍多局限于示范片。記者采訪了幾位種糧大戶,他們表示當前防治主要靠打藥,有的大戶表示生物手段在示范點觀摩過,但感覺“太麻煩,成本也高,劃不來”。
不夠普及,也意味著推廣空間大。按計劃,到2020年我省將在糧食作物上全面推廣應用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模式,主要農作物綠色防控技術覆蓋率要達到30%。
如何實現這個目標?我省的做法是促進專業化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及其融合技術。據黃秋云透露,下一步我省將建更多示范區,組織引導專業化統防統治組織優先使用綠色防控技術,抓點帶面,讓盆景盡快變風景。
怎么統——
大力推進專業化統防統治,提高科學施藥覆蓋面
“農藥減量不減效,關鍵在科學用藥。”在霍山技術培訓班上,中國水稻研究所專家黃世文強調。
黃世文介紹,以稻曲病為例,它一旦發生再打藥進行防治幾乎沒有任何效果。很多農戶看到沒效果就加大防治頻次,不僅無法有效防控病害,反而造成農藥過量使用,“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在未發病時防治,一般在破口前5~7天打第1次藥,破口或齊穗期打第2次藥。”
這樣精準把握時機,一般農戶是難以做到的,必須依靠專業化的統防統治。近年來我省農藥“零增長”成效突出,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依托專業化組織,統防統治開展得好。以今年為例,主要糧食作物實施統防統治面積大約在8850萬畝次,占防治面積的37.98%。
記者采訪發現,一般農戶防治作業憑經驗,用藥過量、時機不恰當最為突出。要想挨家挨戶普及科學用藥不現實。讓專業服務社搞統防統治,各級植保部門就能“抓住一個點,拎起一大片”,迅速把一個地方的農藥使用效率提高,實現減量。
據六安市的調查,在專業化統防統治示范區內,重大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處置率達到100%,病蟲危害損失率總體控制在5%以內。與此同時,農作物病蟲用藥次數畝均減少1~2次,高效、低毒、低殘留藥劑使用覆蓋率達到100%,化學農藥使用量減少20%以上,畝防治成本平均降低10%以上。“實踐說明,專業化統防統治是當前提高病蟲應急防控能力,減少農藥用量的可靠手段。”黃秋云表示。
根據規劃,到2020年全省專業化統防統治覆蓋率要達到40%,快速發展的各類社會服務組織為此提供了組織保障。記者了解到,目前全省已有專業化統防統治組織11338個,從業人員總數為168093人,擁有高效植保機械數量191383臺,日作業能力約691萬畝。黃秋云表示,下一步會繼續加大經費投入,特別是整合項目資金進一步向統防統治上傾斜。
怎么替——
大力推廣大中型高效藥械,提高農藥使用率
培訓班上,來自農業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的專家龔艷介紹,目前,發達國家的農藥有效利用率可達60%~70%,而我國僅為35%左右,每年有超過100萬噸的農藥流失到土壤、水體、空氣中,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施藥器械落后。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當前農民打藥“使用一種機型,采用同樣霧滴,打遍百藥,防治各種作物病蟲草害”的情況比較普遍,適應于不同作物病蟲草害及不同作物品種、生長期、栽培模式、種植規模的高效植保機械保有量嚴重不足。“農藥減量,必須優化提升現有植保機械,研發推廣新型施藥裝備。”龔艷說。
“統籌考慮不同區域、不同作物主要病蟲發生危害特點,這兩年我省因地制宜推廣自走式噴桿噴霧機、高效常溫彌霧機、植保無人機等現代植保機械,采用低容量噴霧、靜電噴霧等先進施藥技術,提高效率相應就減少了農藥用量。”省植保總站研究員曹明坤介紹,今年全省推廣新型高效植保機械自走式噴桿噴霧機1596臺,植保無人機1031架。
新型高效作業機械成本高、作業范圍大,必須讓專業服務組織購買、使用,但當前我省的專業服務社規模都比較小,資金有限,設備更新慢。曹明坤介紹,我省的植保器械中小型的傳統機械仍然占多數,大型的專用設備少。
龔艷分析,隨著我國對環境、生態、農產品質量安全、國民健康的日益重視,必然要求施藥裝備更精準、更高效。農業生產經營模式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逐步轉型,為滿足農作物病蟲草害規模化防治的需要,施藥裝備也將越來越向大型化發展。
按規劃,到2020年我省農藥利用率達40%。黃秋云表示,下一步將大力推廣自走式噴桿噴霧機、植保無人機等高效植保機械;加大對專業服務組織的培育和扶持。開展植保機械補貼試點,不斷提升機械裝備水平,加快提高農藥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