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化肥
中國2016年建立了耕地輪作休耕制度,今年試點面積進一步擴大。專家表示,耕地輪作休耕,是針對中國農業發展突出矛盾和國內外糧食市場供求變化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不過,筆者認為,耕地輪作休耕對化肥市場有一定的負面影響。
農業部種植業司司長曾衍德在9月8日的農業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今年全國耕地輪作休耕試點面積1200萬畝,比去年增加584萬畝,涉及黑龍江、河北、湖南等9個省(區)的192個縣(市)。中央財政安排25.6億元資金支持開展輪作休耕試點,下一步,要按照與農戶簽訂的協議,將補助資金加快兌現到戶。
耕地輪作休耕,意味著化肥需求量減少。具體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直接減少。輪作,相當于種植結構調整,將使用肥結構發生變化,往往也會帶來化肥用量的減少。例如,東北冷涼區、北方農牧交錯區主要推廣玉米與大豆輪作,發揮大豆根瘤固氮養地作用,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優質食用大豆供給。大豆自身有固氮功能,基本不需氮肥,化肥需求量遠比玉米少,輪作大豆后,化肥用量毫無疑問是下降的。
休耕對化肥市場沖擊更大。中國耕地面積約20億畝,年化肥用量在6000萬噸(折純量,下同)左右,每休耕100萬畝耕地,相當于減少化肥用量3萬噸左右。
二是間接減少。以前為了多產糧食,不準農民撂荒,有些地方政府對耕地撂荒要進行處罰。現在則是要對耕地休耕,風向變了,撂荒現象勢必更加突出,也將導致化肥用量進一步減少。
耕地輪作休耕還處在起步階段,以后輪作休耕面積將更多,對化肥市場的影響也會更大。化肥生產企業和經銷商須密切關注政策變化情況,及時采取應對措施。
去年6月24日,農業部、中央農辦、發改委、財政部、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等十部委聯合下發《探索實行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方案》,耕地輪作休耕制度正式啟動。當年在東北冷涼區、北方農牧交錯區等地推廣輪作500萬畝(其中,內蒙古100萬畝、遼寧50萬畝、吉林100萬畝、黑龍江250萬畝);在河北黑龍港地下水漏斗區季節性休耕100萬畝,在湖南長株潭重金屬污染區連年休耕10萬畝,在西南石漠化區連年休耕4萬畝(其中,貴州2萬畝、云南2萬畝),在西北生態嚴重退化地區(甘肅)連年休耕2萬畝。
專家表示,耕地輪作休耕,既有利于耕地休養生息和農業可持續發展,又有利于平衡糧食供求矛盾、穩定農民收入、減輕財政壓力。到2015年,中國糧食產量“十二連增”,在糧食連年增產的同時,面臨著資源環境的多重挑戰,中國用全球8%的耕地生產了全球21%的糧食,同時化肥消耗量占全球35%,糧食生產帶來的水土流失、地下水嚴重超采、土壤退化、面源污染加重已成為制約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突出矛盾。同時,國際糧價持續走低,國內糧價居高不下,糧價倒掛使得國內糧食收儲財政壓力增大。適時推出耕地輪作休耕制度成為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