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京博農化IPO的意外受阻,"農藥使用量零增長戰略"需要資本扶持的話題受到市場的關注。
業內人士認為,數量多而分散、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等諸多短板,導致中國的農藥產業急需資本的推動。在農化市場日趨激烈的趨勢下,變優勢為強勢,通過資本推手,是農藥行業結構優化、產業升級的重要途徑。
農藥零增長戰略需要資本推手
6月1日晚間,證監會發布創業板發審委的審核結果顯示,年內第二家農化公司京博農化未通過IPO。
而就在當天,新修訂的《農藥管理條例》正式實施,條例對農藥的使用行為做了專門規定。此舉將農藥零增長戰略再往前推一步。
" 零增長"就是通過減少施藥次數、減少施藥劑量、減少農藥流失和提高防治效果來實現"控量提效"。
作為世界農藥生產和使用大國,2001年到2015年,中國農藥產量由78.2萬噸增長至374.4萬噸。以產量計算,中國從2006年起就已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大農藥生產國。從產品品種來說,2015年中國2232家農藥生產企業共登記了約3.4萬個產品。
然而,目前我國農藥產業結構不合理,農藥企業研發投入不足銷售收入的1%。而且用量偏高、利用率偏低是農業病蟲害防治中的突出問題。
怎么辦?
普遍的意見是,只有推動產品創新,調整優化產業機構,實現由生產同質化產品為主向生產個性化、特色化為主的轉變,才能實現精準農業。
目前國際農藥企業的兼并重組正在向縱深發展,其比較流行的重組方式主要有四種方式:一是資本導向,向高利潤產業轉移;二是業務導向、渠道擴張;三是節約成本、并購整合;四是并購后拆分。歐美跨國農藥公司的并購整合,不僅是資本市場對利益追逐的結果,也是解決供需矛盾、降低運營成本、追逐行業新方向的客觀需要。
近年來,受國家支持農業政策的影響,農化企業上市步伐加快,上市數量不斷增加。據統計,2015年,有3家農藥企業通過IPO,2016年有2家,2017年開年,海利爾宣布通過IPO,5月11日先達農化成功上市。與此同時,我國農藥行業不斷地并購重組,實現產業和結構調整。
農藥"零增長"方案倒逼行業
利用資本,通過規模化的產業整合,拓展渠道、共享品牌,是企業實現低成本快速擴張的有效路徑。
主要從事除草劑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先達股份有望在資本助力下占據發展先機。截至目前,公司烯草酮、烯酰嗎啉原藥、異惡草松、咪草煙原藥的產量均位居全國第一。此次通過登陸資本市場,將致力于高效、低毒、環境友好的創新型農藥產品的開發和推廣,專業做好苗后高端除草劑。
沙隆達A 合并ADAMA 事宜日前也獲得證監會通過。該公司在業內享有"中國農藥第一股"的美譽。公司農藥產量、銷售收入和出口創匯等經濟指標多年來均位居同行業第一,多項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均居于全國前列。一旦合并后,該公司將一躍成為國內第一大農藥企業、全球第六大農藥企業,市值接近300 億元。
不可否認,京博農化也希望借此次IPO來積極響應農藥使用量零增長戰略。
招股書顯示,京博農化主要從事高效、低毒、低殘留、環境友好型農藥原藥、制劑及中間體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同時兼營植物營養劑、農藥軟包裝業務。2014年至2016年上半年,公司分別實現營收8億元、7.56億元、5.11億元,實現凈利潤分別為7398.71萬元、5222.47萬元、2801.20萬元。公司制劑營銷網絡及植保技術服務覆蓋國內主要農作物種植區域,位列中國農藥行業前50強。
實際上,在農藥零增長戰略上,京博農化也是可圈可點。
與傳統老產品比較,京博農化的殺菌劑就很有說服力。在防治小麥赤霉病、水稻稻瘟病和蘋果、柑橘病害時,以前常用多菌靈、稻瘟靈、代森錳鋅等老藥劑,現在有了醚菌酯、稻瘟酰胺、苯醚甲環唑、嘧菌酯等新藥,使用量可降低60%~93%,畝用成本下降3%~38%。以25%嘧菌酯代替80%三乙膦酸鋁防治黃瓜霜霉病,每畝有效成分用藥量從192克下降到12克,降幅達93.8%。
中國農藥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近三年來該公司醚菌酯原藥、茚蟲威原藥產量均位居行業第一,精喹禾靈原藥、煙嘧磺隆原藥產量位居行業前三位。其中茚蟲威產品通過自主研發,光學含量從75%提高到90%以上,產品工藝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記者了解到,京博農化正向農業現代化全程植保服務方向轉型。
市場人士注意到,此次京博農化IPO被否的詢問函問題,在招股書中均有章節說明,并不構成影響經營業績的重大風險,三個問題恰恰也說明了京博農化上市的必要性,面臨著行業的融資短板,市場分散的共性問題,急需要拓展融資渠道,培植公司自己的穩定的銷售網絡。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行業競爭的加劇以及環保力度的加大,我國農藥產業正進入一個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的新時期,行業整合向集約化、規模化方向發展,大型企業以及區域性的龍頭企業將在未來的兼并整合中贏得加快發展的機遇,一批具有規模、技術、市場和品牌優勢的農藥企業迅速發展起來。農藥零增長戰略正倒逼這一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