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是農業生產中必不可少的生產資料,是糧食的“糧食”,2016年我國化肥產量達到7004.92萬噸,是全球最大的化肥生產國和消費國。但化肥利用率低、結構不合理、過量施肥等問題,給資源環境和農業可持續發展帶來威脅。同時,產能過剩、產品同質化、服務滯后等問題,也讓化肥行業效益滑坡,發展舉步維艱。
隨著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現代農業開始向綠色生態可持續發展,向更加滿足質的需求轉變。作為農業生產的重要保障,肥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箭在弦上。
近日,不少專家都對未來化肥行業的改革之路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氮肥工業協會秘書長王立慶就表示,去年284家規模以上氮肥企業已經有一半以上虧損,為了適應現代農業發展,氮肥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任務非常重,也非常迫切。
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要“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是我國現代農業發展關鍵理念的更新,同時也為肥料行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吹響了號角!稗r業部將按照中央的要求,緊緊圍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深入開展化肥使用量的控制,主攻農產品質量,促進農業提質增效,提升農業的質量效益!鞭r業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曾衍德表示。
在近日舉辦的肥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研啟動儀式上,金正大集團董事長萬步連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就表示,當前,已經到了我國肥料行業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只有通過轉型升級才能推動行業化解過剩產能、調整產業結構、提高核心競爭力。他提到,亟需對全行業、上下游進行一次全面的調研考察,摸清產業家底,發現行業發展的難點痛點,總結改革經驗,探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解決方案,為決策提供參考。
現代農業的發展離不開肥料產業的支撐,推進農業的結構性改革,肥料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要由單純的提供產品向提供產品、技術服務的整體解決方案轉變。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曾衍德認為,通過深入調研,理清發展思路,明確目標任務,為肥料產業適應新的農業要求,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支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工信部原材料司石化化工處副處長張凡對此表示,產能過剩矛盾突出、產品結構與農化服務不能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要求、技術創新能力不強、節能環保和資源綜合利用水平不高,這些問題既是化肥行業發展遭遇的痛點,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發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