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市病蟲害越冬基數和當前小麥病蟲害發生情況,結合小麥長勢、品種抗性、氣象條件、防治水平及歷年病蟲發生演變規律。預計2017年我市小麥病蟲害將偏重發生,累計發生面積2800萬畝次,其中,蟲害發生1250萬畝次,病害發生1550萬畝次。條銹病偏重流行,唐河、新野、淅川等地部分地區大流行;赤霉病中度以上流行風險高,紋枯病在高產麥區偏重發生,蚜蟲偏重發生,部分地區重發生,麥蜘蛛中度發生,吸漿蟲偏輕發生,部分麥田偏重。
一、發生趨勢
(一)小麥病害
條銹病偏重流行,南部的唐河、新野、淅川等地部分麥田呈大流行態勢,流行盛期3月下旬至5月上旬,發生面積450萬畝。
赤霉病中度以上流行風險高,部分麥田偏重流行,盛發期5月中下旬,發生面積300萬畝。
紋枯病中度發生,稻茬麥及氮肥偏多的高產麥田偏重發生,盛發期在3月上旬至4月下旬,發生面積380萬畝。
小麥白粉病中度偏輕發生,山區及部分種植密度高、郁閉田塊偏重發生,預計發生面積50萬畝,盛發期4月中旬至5月上旬。
小麥葉枯病在部分品種中偏重發生;散黑穗病偏輕發生,局部將達中等程度;小麥莖基腐病及根腐病在部分麥田危害程度將繼續加重。
(二)小麥蟲害
吸漿蟲在全市大部麥田中度偏輕發生,西峽、社旗、鎮平、內鄉、方城、臥龍等地部分麥田中度發生,預計成蟲盛期4月中下旬,發生面積200萬畝。
蚜蟲在唐河、社旗、方城、新野、鎮平、內鄉、淅川、宛城、臥龍等地麥區偏重,部分麥田大發生,全市發生面積450萬畝。
麥蜘蛛中度發生,社旗、淅川、鎮平、臥龍、宛城、桐柏、內鄉、方城部分麥田重發生,盛發期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發生面積280萬畝。
地下害蟲在部分麥田發生偏重,3月中旬前后將再有一次為害高峰;一代粘蟲偏輕發生,部分田塊可達中等程度。
二、 預報依據
1、多種病害發生基數偏高
據各縣(區)冬前及近期調查,當前全市紋枯病病田率68.4%,平均病株率12.1%,比去年同期高53.6個百分點,部分水澆田濕度大、氮肥高的田塊發生嚴重,最高病株率55%(官莊),特別密度大、氮肥偏多、凍害明顯的麥田發病較重。白粉病在山區縣零星見病,程度輕于去年同期。條銹病發病早、菌源量大,唐河縣年前12月14日在黑龍鎮街北周莊村喬莊2塊田發現小麥條銹病冬前發病中心9個(其中1塊田發病中心4個,另1塊5個),中心面積0.2-1平方米,嚴重度10-80%,病葉高達134片、136片;12月26日在同村另外一塊麥田又發現一個發病中心,中心病葉數28片,嚴重度10-80%;1月9日上屯鎮卜萁王村見2個發病中心,病葉數41、78片,嚴重度5-80%,比常年早3個月以上。淅川縣12月19日在大石橋鄉清風嶺村又發現小麥條銹病單片病葉3片,嚴重度5-40%;元月11日在另外一塊麥田發現一個小麥條銹病中心和兩片單片病葉,中心病葉11片,嚴重度5%-40%之間。元月16日,新野縣五星鄉馬莊村麥田發現3個條銹病發病中心,中心發病面積分別達到0.2-8平方米,中心病葉達到30-300多片,嚴重度達到10%-80%。目前南部的新野、唐河等地部分區域病田率已超過30%,病情擴展迅速,發生面積已達4萬畝,菌源量已達大流行指標。另據全國農技中心通報,與我市毗鄰的湖北省已在十堰、襄陽、荊門、隨州、荊州等地查到小麥條銹病發病中心,發病范圍和程度也顯著多于或重于常年,導致我市春季病害流行的外地菌源也比較豐富。赤霉病寄主作物玉米等種植面積500余萬畝,秸稈還田面積超過300萬畝,菌源量廣泛存在。苗期蚜蟲在內鄉、社旗、臥龍、宛城、鎮平、唐河等地普遍發生重于常年,全市平均百株蚜量9.6頭,嚴重田塊蟲株率高達25%,百株蚜量815頭;麥蜘蛛越冬蟲量輕于常年,平均每單行尺蟲量15.7頭,唐河、社旗、內鄉等地部分麥田單行市尺蟲量高達100余頭;吸漿蟲去秋鎮平、社旗、西峽、南召、宛城、臥龍、唐河、方城、新野、內鄉、淅川縣(區)共淘土抽查448個小方(10㎝×10㎝×20㎝),共有吸漿蟲525頭,平均每小方有吸漿蟲1.2頭,比去年同期減少31.8%,嚴重的西峽縣最高單方蟲量19頭(西峽縣回車鎮石梯村)。地下害蟲平均每平方米有蟲1.1頭,折畝蟲量736頭,平均畝蟲量比去年均值減少12.4%。其中蠐螬畝蟲542頭,占73.7%,比去年減少11.29%;金針蟲畝蟲151頭,占20.5%,比去年減少22.9%;螻蛄畝蟲43頭,占5.8%,比去年增加30.6%;嚴重田塊每畝蟲量高達10672頭。
2、作物長勢及種植制度利于病蟲害發生
全市麥播面積900萬畝。農技部門調查,全市麥田一、二、三類田60%、30%、7%,一、二類苗占90%以上,苗情好于常年同期。主要品種衡觀35、西農979、鄭麥9023、豫麥70、鄭麥366、許科316等,種植超過面積500萬畝,大部品種對條銹病抗性較差,且常發區因病菌新致病類群頻率上升,品種抗銹性喪失加快。主栽品種對白粉病、紋枯病、蚜蟲等主要病蟲害的抗性普遍較低。近年來連續實行小麥與玉米連作,造成田間赤霉病等病原菌不斷積累;高產麥區種植密度大、高肥水管理,致使小麥群體大、田間郁閉,有利于赤霉病、白粉病、紋枯病、蚜蟲等病蟲害的發生。
3、氣象條件對病蟲害發生有利
去年我市麥播基礎較好,麥播以來氣溫適宜,降水偏多,加上暖冬(1月份平均氣溫3.7℃,降水量20.1℃㎜),小麥長勢好于往年。氣象預報,2月份我市降水偏多,氣溫正常,非常有利于條銹病發生流行。長期氣象條件對小麥病蟲害無明顯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