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2016年12月7-9日組織各省(區、市)測報技術人員和有關專家會商,結合水稻病蟲基數、栽培制度、水稻品種、冬春季氣候條件等因素綜合分析,預計2017年水稻病蟲害將呈偏重發生態勢,發生面積13.9億畝次。其中,蟲害發生面積9.5億畝次,病害發生面積4.4億畝次。發生特點:一是“兩遷”害蟲局部重發;二是水稻螟蟲回升態勢明顯;三是稻瘟病、細菌性病害流行風險大。
一、 發生趨勢
(一)蟲害。稻飛虱總體偏重發生,其中華南、江南、長江中下游和西南稻區局部大發生,全國發生面積3.95億畝次。稻縱卷葉螟總體中等發生,其中東南沿海、長江中下游和江南沿江和湖庫稻區偏重發生,全國發生面積2.6億畝次。水稻螟蟲總體中等發生,全國發生面積2.7億畝次。其中二化螟在湘中南、鄂南、贛中北局部大發生,江南、長江中下游單雙季稻混栽區和西南北部、江淮西北部稻區偏重發生;三化螟在華南和西南稻區中等發生。稻癭蚊、稻稈潛葉蠅等其他蟲害在江南、華南部分稻區呈上升態勢,全國發生面積2500萬畝次。
(二)病害。稻紋枯病在南方稻區總體偏重發生,局部大發生,北方稻區總體中等發生,全國發生面積2.65億畝。稻瘟病總體中等發生,其中西南、江南、長江中下游和東北的部分稻區有偏重以上流行風險,全國發生面積7000萬畝次。稻曲病總體中等發生,其中江南、長江中下游和西南北部稻區感病品種上有偏重發生風險,全國發生面積6000萬畝。水稻病毒病總體偏輕發生,其中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在華南、江南、長江中下游和西南局部稻區偏重流行風險大,全國發生面積600萬畝次。水稻白葉枯病等細菌性病害在華南沿海部分稻區中等發生,全國發生面積900萬畝次。水稻惡苗病等其他病害在華南等部分稻區有一定程度發生,發生面積3000萬畝次。
二、預測依據
(一)病蟲基數
據各省冬前調查,二化螟冬前越冬蟲源基數偏高,其中華南、江南、長江中游、東北大部稻區畝活蟲數為2500-4400頭,局部地區二化螟畝幼蟲量4-5萬頭。稻瘟病、稻曲病、紋枯病等病害在常發區菌源充足,具備流行的菌源基礎。
(二)耕作制度
華南、江南、長江中游單、雙季稻混栽,栽插期、生育期不整齊,橋梁田多,有利于病蟲輾轉為害。免耕、高留樁機收等栽培模式的推廣有利于二化螟、紋枯病等病蟲害的越冬、發生和繁殖。當前,生產上主栽品種以粗稈大穗、優質高產型為主,生長期田間郁閉,易形成適溫高濕的田間小氣候,有利于水稻病蟲害的發生繁殖。另外,主栽品種抗病性參差不齊,部分地區感品種比例偏高,有利于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流行為害。
(三)氣象條件
據國家氣候中心預測,2016年冬季,華南、江南大部稻區氣溫偏高,對“兩遷”害蟲越冬總體有利;2017年春季,雷州半島、海南、廣西西部和西南南部降水偏多、氣溫略偏低,對“兩遷”害蟲遷入發生較為有利;其他早稻種植區氣溫偏高、降水正常或偏少,對“兩遷”害蟲遷入無明顯不利影響。目前拉尼娜狀態正在持續發展。研究表明,拉尼娜造成臺風偏多的概率較大,有利于稻瘟病、稻曲病等氣候型病害流行,增加了南方稻區“兩遷”害蟲遷飛降落和細菌性病害發生的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