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已飽和?
最近聽說過這樣一件事,某肥料廠家業務員到蔬菜區推廣肥料,促銷活動搞了一個多月,促銷品也發了不少,但最終銷出去的肥料不多。于是,只好草草收兵。在接下來的工作總結會上,他大發感慨:大家都看好的市場,不一定銷量大,一些比較大的蔬菜種植區,一直都是廠家必爭之地,往往肥料多、品種雜、價格亂,屬于飽和市場,他要求廠領導把他調到別的地區搞開發。
就在這位業務員要求退出這個市場之后,該廠另外一位年輕的業務員,自告奮勇要求去接任這市場。理由是:自己家離這里比較近,比較熟悉這里的種植作物和風土人情。于是,廠家做了人員調整,把這個已經“飽和”的市場交給這個“嘴上無毛”的年輕人。
走訪調查出真相!
作為新來的業務員,有了前任業務員的教訓,他并沒有急于宣傳自己的產品,而是深入到市場終端,先做調查,大量走訪農民。通過走訪調查他發現,這些年,這里的農民種菜收入較高,全部改用了滴灌,大水漫灌的肥料、質次價低的肥料,農民看不上眼;另外,這里的種植作物大都是茄科作物,有茄子、辣椒、西紅柿,這些作物又是喜鉀作物;這里的土壤多是砂質土壤,保肥保水能力差,尤其是鉀元素流失嚴重;還有農民不太相信廣告,主要相信實際效果,對試驗田比較認可。
針對掌握的以上情況,這位業務員給廠領導專門寫了一份推廣方案,要求廠家能針對這里的土壤情況和農民使用滴灌的用肥習慣,提供全水溶、適合滴灌的高鉀沖施肥。并且,要從長計議,扎扎實實做好示范田。領導同意了他的方案,并且很快調整了肥料配方。新配方肥料使用后,很快得到農民的認可,借此機會,他與當地經銷商一起不斷組織農民到示范田參觀。由于產品適銷對路,增產效果明顯,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銷售單品水溶肥54噸。
適銷對路,發現潛在需求
在廠家組織的業務總結會上,這位年紀輕輕的業務員深有感觸地說:“市場從未飽和過,也從來沒有相同的市場,關鍵看我們能不能從看似飽和的市場中,發現農民潛在的需求,針對不同的種植作物、不同的土壤條件、不同的灌溉方式,給消費者提供適銷對路的產品。”
這幾年,我們不得不承認農資生意越來越難做。但是是否就像有些人所說的那樣,農資市場已經飽和了,肥料、農藥過剩,已無利可圖了呢?我想以上這個事例已經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答案。有時候,生意難做,并不一定單純是供大于求。消費者的要求發生了改變,我們的產品需要更新換代,我們的服務能力需要進一步提高,傳統的經營思路需要改進。新形勢、新常態下,需要新的營銷模式不斷出現。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面對競爭激烈的農資市場,我們只有不斷創新,勇于開拓,眼睛向下,多做調查研究,才能在任何地方發現市場商機,隨時贏得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