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化肥
金秋十月,天高云淡。很多人邁開雙腿走到戶外,陶醉于中華大地迷人的秋色、壯美的山河。您眼前的美景,或許并非渾然天成傳承至今,而是人們堅持不懈地修復生態、恢復環境的結果。大美秋色背后,有著無數人的汗水和心血。
9月13日,8省30位農業專家匯集河南省周口市西華縣,其中包括8省土壤肥料站的站長。他們要在這片糧區腹地,對一項持續多年的化肥減量實驗實地觀摩,實地測產,完成成果評價。農業部全國農技推廣中心耕地質量檢測處處長李榮拔出長在實驗地塊和一般地塊的兩株大豆。一株根須直扎向下,能數出50多個有效根瘤菌。一株根須橫向生長,20多個根瘤菌,摳開還是爛的。
根瘤菌可以幫大豆從空氣中固氮,促進生長。因此,根瘤菌的成活度,是衡量豆科植物生長健康狀況的一個指標。
李榮索性讓把地塊挖開看看。改良過后的土地顯得松軟,人稱“海綿土”,而長期施用化肥的土壤堅瓷,群眾說這叫“千層餅”。大家這才明白:“根扎不下去,怪不得橫著長。”實驗地塊施的是“炭吸附聚谷氨酸有機水溶肥”,在化肥減量、土壤改良方面成效明顯,已經過12省64個區域1000多萬畝的應用檢驗。
土壤板結,植物根系扎不深發不開
9月底,周口西華正值玉米、大豆秋收時節,種糧大戶曹自堂卻不著急。9月13日農業部全國農技推廣中心組織來觀摩的,就有他改良后的土地。他是全國種糧大戶,自己配備有噴灑無人機、自走噴霧機等“高大上”設備。別人的地里,機器忙著收割,曹自堂要再等一周。
和周圍地塊不同,曹自堂修復后的地塊植株并沒有干枯,而是保持著綠色活稈成熟狀態。“土地營養足,生命力強,不收割它還在灌漿,還能增產。”曹自堂說,“前幾年莊稼特別容易旱,得反復澆水。后來才知道是土壤板結了,植物根系扎不深,發不開。”
拔出曹自堂的玉米對照,根明顯粗壯,散開一大把,牢牢抓住土。土地板結,肉眼不太容易看出,植物卻感受明顯。去年,西華縣請他試點,噴灑一種名叫“炭吸附聚谷氨酸”的水溶有機肥料,同時大量減少化肥,他不愿冒此風險。最后管農業的副縣長承諾包賠損失,他才試了幾個地塊。今年,他一聲不吭把能拿到的聚谷氨酸全部用到地里,連對比田都不愿意留。
配合密植、良種等方法,別人每畝打400斤大豆,他改良后的地打700斤,別人每畝打700斤玉米,他打了1400斤。玉米每畝原來用100多斤化肥,今年降到60斤。山西、湖北的種植大戶都來取經。
“今年傳粉期遭熱害,天氣極端,土地修復后的產量對比更強烈。正常年份我的田收成比板結土地超出30%,多打200多斤是有把握的,品質也更好。”曹自堂說。
在西華營鎮來洼村,很多地塊已持續修復5年。今年,崔金力家的大豆引來十里八鄉的鄉親參觀。沙土地沒長出過這么好的豆子。9月22日開割,畝產超過400斤。但崔金力已經不驚奇了。4年前,修復后的土地第一次種麥,省農科院專家預估畝產1200斤,他不信。因為這里打麥從沒論過斤,只論袋:一般畝產四五袋,大約500斤。結果令他記憶深刻,總計10畝4分地,打了12880斤。
說話間,一只豆蟲爬到老崔身上。化肥農藥用得多,田里蟲子就不常見了。土地修復后,蟲子回來了。老崔說,那些年,小麥出來青一片黃一片,找不到原因,就多撒化肥。后來才知道除草劑隨雨水到洼處,就把小麥“燒”黃了。農民不知道、也不會為土壤“解毒”,只想著肥不夠,最后出現惡性循環。
如今農民用來修復土壤的有機水溶肥料叫“奈安”,其發明人是位地道的農民:黨永富。他今年50歲,把26年的心血花在守護土地上,曾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聯合國國際生態生命科學院、國際生態安全合作組織 “科學之星”勛章等榮譽。
在黨永富看來,土地長期用化肥,就像人一味吃大魚大肉,久了自然生病,血脂稠血壓高,并發癥全來了。化肥再多,土地還是饑餓,需要膳食平衡,有機質、礦物質不可或缺。
聚谷氨酸無毒、親水、可以生物降解,作為土壤調節劑平衡酸堿、固化重金屬,為肥料增效、為植物增產的效果已得到公認。黨永富的科研成果,使聚谷氨酸生產成本明顯降低,并在長期大量的實地驗證中顯現良好效果。
攻堅克難,克服除草劑和化肥的副作用
黨永富挨過餓,他對糧食有著不一樣的感情。
1989年,在家務農的他第一次用除草劑殺草丹,效果是驚人的,但莊稼在施藥后經歷了10到15天的抑制期,不長而且變黃,減產一到三成。從那茬莊稼收上來起,他就開始惦記著克服除草劑的副作用。
接下來幾年,他常找些什么撒到地里,試著中和除草劑的危害。1995年,黨永富跑到沈陽化工研究院,請陳昌教授幫他治除草劑副作用。陳昌教授建議不如順應形勢,開自己的除草劑工廠。1996年,工廠建成,黨永富卻斷然把工廠關了,一滴除草劑都沒產出來。因為他越考察越害怕,擔心工廠會對當地造成嚴重污染。
無奈和感動之余,陳昌決定幫黨永富建藥廠。原料初具,陳昌卻于1997年去世。但就是這堆原料和陳昌留下的提純思路,成了黨永富科研的起點。黨永富開始了降解殘留領域的“長征”。
到2003年,黨永富完成主要降解劑的精準定量。之后,除草劑的危害在東北一些地方暴露。由于農民多年過量投放除草劑,很多地塊成為“死地”,莊稼難以存活,群眾稱為“癌癥田”。黨永富帶著產品到黑龍江綏化,當地植保站不信任:“德國公司都沒治好,成本過高,你憑啥?”
老黨憑的是效果,“癌癥田”重新長出了玉米、大豆。就這樣,他帶著“奈安”一路往北,走遍了黑龍江,在農村幾乎家喻戶曉。
這個過程中,老黨發現了化肥施用中存在的問題。群眾抱怨化肥“沒勁了”,化肥增量卻不增糧。1.55噸煤炭才能生產1噸氮肥。20多年間,我們每畝地化肥使用量增加12到15倍,畝產僅增40%左右。
在老黨看來,河南有8個月的積溫期,有最好的土質,理論上應該能種出全世界最好的小麥。可是化肥依賴造成土壤板結酸化,土壤中有機質含量嚴重下滑,生長出的植物自然不夠強壯。
偶然的機會,他們培育微生物分泌聚谷氨酸,批量提純,降低成本。從這里出發,土壤修復、肥力激活、重金屬鈍化、農藥殘留降解、病蟲草害污染立體治理,老黨摸索到了可行的路徑。
任重道遠,農民接受土壤修復新產品需要時間
改良修復后的土地證明,這些用于土地修復的降解酶、聚谷氨酸確實是好東西。李榮說,“這正是我國需要的技術,既能調酸又能調堿,可以固化重金屬。在10多種作物上均表現出顯著的減肥、增產、提質、增效的效果,技術方面居國際同類產品的領先水平。”
不過,好東西未必就會被接納。經銷商最先抵觸,黨永富曾被經銷商追著打。經銷商歡迎測土施肥、配方施肥這樣的化肥新應用,不歡迎化肥減量的技術。即使聚谷氨酸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產量、修復土壤,但仍然時不時遇到排斥。
在聚谷氨酸的作用下,每畝地的化肥用量可以從100多斤減至70斤以下,替換成炭吸附聚谷氨酸有機水溶肥成本在30元左右,還能保證增產。按照農業部專家相對保守的評估,這項技術能在化肥減量30%的情況下,增產糧食8%.可農民“多施肥多打糧”的觀念根深蒂固,高產還想更高產,不舍得減量。
在東北、新疆的大塊土地上,農戶對炭吸附聚谷氨酸有機水溶肥接受度高,內地的種糧大戶們接受得快。但這新肥料要是用不好,一季的收成可能泡湯,以高風險換兩三畝地的增產,并不劃算,因此,濫用化肥最嚴重的小農戶接受起來很慢。
對農戶來說,重金屬鈍化和農藥殘留的降解跟眼前的利益關聯不大,多一道降解工序意味著更高的成本,其成效卻很難直觀顯現,市場未必認可,因此,即使有這樣的好技術,他們也并不熱情。
我國已經確定了到2020年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的目標,但實現目標,困難不小。正如專家所言,好技術想走向大規模應用,還面臨不少現實制約,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