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埂旁、溪流邊,一只只用完的農藥袋敞開口子,殘留農藥或滲入土壤或污染溪水……這樣的一幕在農村不時可見,而廢棄農藥包裝物散落于田間地頭,對農業生態環境構成嚴重危險。
為減少農業安全生產隱患,保護農村生態環境,日前,市政府出臺了《關于全面推進農業投入品廢棄包裝物回收和集中處置的指導意見》,在全市范圍內實施農藥廢棄包裝物回收和集中處置工作。
據悉,我市將以“市場運作、政府扶持、屬地管理、分類處置”為原則,建立以“村(社區)巡查管理、市場主體回收、鄉鎮(街道)集中收集、縣(區)委托處置”為主要模式的農業投入品廢棄包裝物回收與集中處置體系。
其實,廢棄農藥包裝的“回家之路”早已啟動。2014年,省農業廳在21個縣(市、區)試點開展農藥廢棄包裝物回收處置,我市德清、安吉作為試點地區也名列其中,并為它們摸索出了一條條“回家的路”。在前期試點的基礎上,今年我市將全面推進這項工作,投入品廢棄包裝物回收率達到80%以上,回收的農藥、獸藥等廢棄包裝物無害化集中處置率100%,同時計劃到2017年底,基本建立農業投入品廢棄包裝物回收與集中處置體系,力爭全市農業投入品廢棄包裝物回收率達90%以上,回收的農藥、獸藥等廢棄包裝物無害化集中處置率100%。
與此同時,我市還將構建回收暫存與收集網絡、歸集運輸與處置體系、日常運作與管理制度以及政策保障與支持機制。“別看農藥包裝不起眼,它的農藥殘留物和包裝物本身對土壤和水體都會造成污染。”市農業局植保站相關負責人表示。《意見》明確了農業投入品廢棄包裝物構建以經營單位回收為主、使用者收集為輔、村巡查撿收為補充的回收模式。按照分類處置的原則,對農藥、獸藥等有環境安全隱患的廢棄包裝物作為危險固廢進行集中處置,對其他廢棄包裝物除開展資源化利用外,其余的按一般生活垃圾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