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農藥
“中央一號文件”已連續13年聚焦三農問題,如何加快現代農業建設,鞏固提升糧食產能,保障糧食的質量和安全等議題,已引起農業領域和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但與之相背離的是,中國仍然存在將低廉或違法農藥成分添加入農藥產品中,并在市場廣泛銷售的犯罪行為。這些行為違背國家農藥零增長和抗性治理政策,極大干擾了農藥市場的正常運作,影響農業生產,造成食品健康安全隱患。
2016年3月14日,杜邦植物保護事業部大中國區總裁黃田強在上海表示,2016年3月開始,杜邦在中國銷售的植物保護產品上將增加獨一無二的身份識別碼,便于跟蹤產品路徑,消費者可以通過手機掃描,電話熱線等方式,快速查詢產品真偽。
青島的毒西瓜事件、海南的毒豇豆事件,都是來自假冒非法農藥導致的惡性事件,除了這些時間之外,違法農藥的危害更多的是不易察覺的慢性損傷。
各類假冒偽劣農藥中,可能含有各種已知或未知的雜質,對假冒非法農藥制造者來說,投入巨大的成本進行提純幾乎不可能。因此,非法農藥中有些雜質是有毒的,有些劑型中所使用的價廉質低的助劑具有毒副作用。
杜邦表示,該公司經過對在中國已經收集到的3000多份涉嫌樣品的分析,發現20%的樣品中含有各種各樣的有毒成分,這些成分不僅包括被禁止使用或限制使用的有效成分,還包括有毒助劑。
一般來說,農藥的利用率只有10%,約有90%的農藥殘留在環境中。被動植物吸收的殘留的環境中的農藥,通過食物鏈轉移,在生物體內富集,威脅生態平衡和人體健康。而且在農藥種添加隱性成分,是造成農藥殘留超標的主要原因之一。
農藥殘留對人體的危害包括,降低機體免疫力,誘發多種慢性病,導致“三致”(致畸、致癌、致突變),引發肝臟病變和胃腸道疾病。
亞太區大多數主要國家都存在大量的假冒和非法農藥,其中中國、印度數以百計的生產企業提供了巨量的生產能力,由于懲罰力度較低執法流程較長、執法環境復雜、基層執法能力差,制約了執法力度和威懾力。在農藥打假方面缺乏跨國合作。社會的認知度也比較低。
截至目前,僅杜邦公司與相關農業執法、工商執法部門合作推動的違法農藥案件中,行政處罰案件就超過1000起,與公安機關合作成功推進的刑事案件超過45件,超過60人被刑拘,涉及的非法產品、罰款、沒收違法所得總額接近4200萬元。
為進一步保護廣大農戶利益,杜邦表示,將進一步加大情報征集力度,打擊非法生產銷售杜邦公司的專利農藥,以及將這些農藥作為隱性成分添加在其他農藥中的違法行為。并進一步教育農民如何如何安全、高效的使用農藥,把對環境的影響降低到最小。
黃田強表示,2015年,全球的農業市場都不景氣,2016年仍不樂觀,農戶的純收益持續下行,農產品價格仍處于低位,種子和化學市場競爭激烈,種子和植物保護產品的庫存壓力增加。
在這一背景下,杜邦的戰略重點是成本控制和收入增長,完成與陶氏化學的合并,規劃協同和業務拆分。
去年12月杜邦與陶氏合并后,兩家公司的合并工作正在如期進行,預計今年下半年完成。幾個星期前,兩家公司向美國監管機構正式提交合并申請,也向外界宣布,將來會分拆成三個獨立的上市公司,其中之一是農業公司,會以杜邦公司命名,第二個是材料公司,以陶氏命名,第三個公司是特殊產品和特殊材料業務的公司。
黃田強透露,兩家公司的農業部分放在一起,按照2014年的數字,總營收超過190億美元,將會是業界最大的農業公司,包括種子業務和植物保護業務,不僅體量最大,研發力量強大,業務比較完整。“新的杜邦將擁有更多的資源,來服務中國的農戶,真正成為農民的伙伴。”
未來杜邦將每年在植物保護領域推出一個全新的化合物,在核心市場取得增長的同時,進一步擴展新興市場,其中中國是最重要的新興市場目標。
2015年杜邦農業銷售額98億美元,其中美加占比超過50%,亞太接近9%。杜邦預計在中國的增長速度是行業平均的兩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