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三人成全免费观看电视剧高清,高清欧美性猛交xxxx黑人猛交

信息搜索: 熱門:春耕 化肥行情 尿素價格
首頁 > 農資市場 > 正文

農村電商如何讓農民“熱”起來?


農資網 2016年3月1日 10:17 來源:《中國農資》

 在上一期新春走基層特別報道中《中國農資》記者記錄了各地區“互聯網+”帶給農村的變化,通過對北京、河北、山西、河南、山東、內蒙古、吉林、黑龍江等北方農村地區的深入走訪調研,我們發現在農村,互聯網時代已經來了,農民互聯網的思維在逐步形成,農民已經感受到了“互聯網+”的影響,一些農民搭上互聯網這趟“快車”,然而電商離農民還是有點遠, 究竟遠在哪兒?互聯網時代農民的迫切需求是什么?農村電商熱如何讓農民“熱”起來?

    農民初嘗“互聯網+”甜頭

    在一些經濟發達的農村地區,互聯網正在悄然融入到農村的生活中,尤其春節期間,網上聊天、搶紅包、微信拜年等網絡交流方式已經被農民熟悉和接受,還會嘗試著通過互聯網去了解農業最新資訊、網上購物、開微店賣農產品、賣農機等,農民可謂初嘗“互聯網+”甜頭。

    在記者返鄉調查中,不乏那些鮮活生動的互聯網思維走進農民生活的例子。“以前靠市場,現在靠網絡,農產品銷售遠了,量和價格也上去了,農民搭上了信息化的便車。”河南封丘的孟橋把自家豬場的信息都公布在微信公眾號上,還在豬肉上印了二維碼,2015年,通過微信平臺他的銷量增加了一成。

    阿里、京東、蘇寧等電商企業開始了大規模的電商下鄉進村。在山西大同,家庭農場主們自己開起了微店,在網上賣農產品不再是新鮮事了。科蕾農民專業合作社引進東北的菌種和技術種植木耳,不僅采用“企業+基地+農戶”的傳統發展模式,還順應了電商的潮流,走起了“農業+互聯網”的路子,創建了 “科蕾農場”微信店鋪,通過網絡把農村的綠色食品賣到城市,未來還計劃在蘇寧易購、樂村淘、京東、中農惠網等大型電商平臺銷售,讓山西的農產品走向全國,幫助農民增收致富。

    同時,農民初步接觸到了農村電商。在河北遷安,就興起了流動電商的熱潮,淘寶惠主要面向農民經營種子化肥等農資產品,目前還是以“實體店+網絡銷售”的模式為主,不到一年時間就在鎮里、村里發展了70家加盟店,物流配送上采取小件送到加盟店、大件直接寄送到農戶家的方式,讓農民在加盟店里體驗了網絡購物的時髦。

    自去年以來,阿里、京東、蘇寧等電商企業也開始了大規模的電商下鄉進村,田田圈、云農場、農惠網、農商1號等農資電商也紛紛上線運營,一些地方農民也走進體驗店去感受電商,然而,農民對電商并不像城里人那樣買賬,農民離電商還有點遠。

    農村還無法實現電商的快捷便利

    農村這些在互聯網應用下形成的轉變無疑是讓人欣喜的,但目前電商在農村市場遇冷,農民離電商還有點遠,那么,制約農村電商發展的現實瓶頸究竟有哪些?農民離電商遠在哪兒?

    首先,對農村電商來說,物流是電商進入農村市場的第一道難題。特別是物流配送的“最后一公里”瓶頸較為突出,被視為推進農村電商急待彌補的一大“短板”。據記者了解,一些村鎮里農民在網上買的商品只能配送到五公里外的鎮里,無法送貨上門,甚至部分快遞公司還要到縣里取貨,如此,電商的便利性就已經消失殆盡了,長此以往農民很有可能因為無法享受便捷而喪失了網購興趣。

    據國家郵政局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國內快遞網點的鄉鎮覆蓋率為48%,還有近一半的鄉鎮不通快遞。對許多民營物流企業來說,村鎮快遞布點成本過高,出于利潤考慮大部分物流和快遞公司都不愿意涉足村鎮快遞網點建設。而另一方面,鄉村物流多以收發農產品為主,一些季節性較強的生鮮產品又往往對物流配送有著更為嚴苛的要求。

    其次,農村的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不夠,在一些落后的鄉村地區,呈現出寬帶安裝成本畸高,農民無法負擔,導致農村網絡覆蓋率低,阻礙了農民對于互聯網的使用,也就更談不上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了。即使是在那些網絡全覆蓋的地區,農民的網絡基礎知識還是相對匱乏,50歲以上的農民不會用電腦的現象較為普遍,甚至一些在說方言的農民都無法用拼音打出正確的漢字,從硬件和軟件上都限制了農民對互聯網的使用和認識。

    再次,農村偏弱甚至缺失的網絡消費習慣,也是成為當前農村電商發展的制約因素。農民還是習慣了過去 “趕集”的買賣方式,更信任看到實物后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交易形式,認為網上購買的商品難以確定商品的質量和等級,再加之農民喜歡用存折的習慣,也制約了網銀的支付,“在網上購物不踏實、不靠譜”是記者采訪中農民看待網購的普遍感受。

    可見,現階段,電商快捷便利的優勢在多數農村還無法實現,還需要一個完善和培育的過程,這也正是農民離電商遠的一個客觀原因。 

    農民迫切的需求是解決賣難

    互聯網來了,它拉近了市場和消費者的距離,然而,互聯網還沒有真正拉近市場與農民的距離,農民離電商遠不僅體現在硬件和習慣上,同時現階段農民的需求也是導致農民對電商不買賬的一個關鍵因素。

    據了解,農村電商、農資電商多數是要開發農村市場消費潛力,將商品無縫對接地賣到農村,然而,在此次調查采訪中,記者發現現階段對農民而言,能把農產品賣出去要遠比買進來迫切得多,如何利用互聯網解決賣難問題是農民的現實需求。

    今年,山西臨縣的紅棗大面積豐收,其結果卻是豐產不豐收。山區棗農一般都是一家一戶經營,規模較小,沒有自己的品牌,沒有QS認證,由于信息不對稱,難以打開大城市的市場。因而,如何讓農民增產又增收成了急需解決的問題。

    山西臨縣紅棗的滯銷絕不是個案。河南“靈寶蘋果”的知名度也并沒有給靈寶農民帶來喜悅。在記者春節回家期間的走訪中了解到,在今年的收購季節,蘋果收購價格只有3元/斤,而去年的價格則達到4元/斤,目前蘋果主要銷售途徑還是靠商販,今年的蘋果豐收了,所以不少農民選擇冷庫存放,而到過年前,收購價格則再次出現下滑,連商販也少了,農民的蘋果賣不出去。如果農民懂得通過農村電子商務平臺尋找到合適的直接收購企業,提前商談好價格,眾多農戶組織起來,集中銷售,從而解決了信息資源及營銷資源不對稱的問題,這將給農民帶來較高的收益。

    電商要讓農民“熱”起來

    農民的需求,就是涉農企業服務的內容。把農產品通過電商渠道賣到城市,這也是農村電商生態建設的重要一環,或將是電商開拓農村市場的一個切入點,未來真正實現日用品、農資等商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的雙向流通,或將是農村電商、農資電商努力的方向。

    眼下,各大電商農村正處賠本賺吆喝的拓展市場階段,但農民并不是完全地買電商的賬,剃頭挑子一頭熱,如何讓農民熱起來是關鍵。為此,要想讓電商在農村走得更遠、更久,電商們得學會“對癥下藥”。

    一方面要著力培養電子商務專業技術人才,引導農業主體、返鄉青年、大學生“村官”、轉業轉崗農民開展電商創業,利用電商平臺組織農民進入市場,為農民提供科技、信息、資金、物資和產品銷售等服務。

    另一方面,對農民而言如何能解決他們的需求是最關鍵的一點。農民面臨著糧價下跌、果賤傷農的問題,尤其今年三大主糧價格下跌,農民的“賣難”問題尤為突出,這也正是擺在電商們面前最需解決的,通過農村電子商務平臺的途徑,讓更多的農特產品走出去,農民賣難問題迎刃而解。農民賣難問題解決了,才有能力去買日用品,去買農資。對農村電商來說,不要想著如何賺農民的錢,而是要讓農民先賺到錢,先富起來,讓他們真正享受到電商帶來的便利和好處,才能為農村電子商務良性發展奠定堅實基礎。農業興,農民富,則農企旺,只有這樣,農村電商、農資電商才能真正地在農村市場中分得一杯羹。

(作者:李 陽 劉 穎 張高科 蔣 政 童 玲 劉一凡 姜美怡 賈然然 鄭 曉 陳元邦 高 遠     責任編輯:YanBO)
相關資訊
行情按地區分類
推薦信息
專題信息
熱點資訊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在線投稿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
2004-2009©版權所有: 農資網,保留一切權利!
如果您有任何意見和建議,歡迎您E-mail至:ampcn#126.com
客戶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術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