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發展
基本形成改善農業環境的政策法規制度和技術路徑,確保農業生態環境惡化趨勢總體得到遏制,治理明顯見到成效。實施并完善農業環境突出問題治理總體規劃。加大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力度,實施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實施種養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無害化處理區域示范工程。深入開展糧食綠色高產高效創建。積極推廣高效生態循環農業模式。探索實行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
農業投入品管理
加快完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到2020年農獸藥殘留限量指標基本與國際食品法典標準接軌。加強產地環境保護和源頭治理,實行嚴格的農業投入品使用管理制度。推廣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
農機核心技術突破
重點突破生物育種、農機裝備、智能農業、生態環保等領域關鍵技術。加快研發高端農機裝備及關鍵核心零部件,提升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水平,推進林業裝備現代化。
耕地保護
實施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行動,加強耕地質量調查評價與監測,擴大東北黑土地保護利用試點規模。將種糧農民直接補貼、良種補貼、農資綜合補貼合并為農業支持保護補貼,重點支持耕地地力保護和糧食產能提升。
農機社會化服務
充分發揮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在農業機械和科技成果應用、綠色發展、市場開拓等方面的引領功能。適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發展需要,允許將集中連片整治后新增加的部分耕地,按規定用于完善農田配套設施。支持多種類型的新型農業服務主體開展代耕代種、聯耕聯種、土地托管等專業化規模化服務。
節水灌溉
大規模推進農田水利建設。把農田水利作為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到2020年農田有效灌溉面積達到10億畝以上,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提高到 0.55以上。大力開展區域規模化高效節水灌溉行動,積極推廣先進適用節水灌溉技術。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強化水資源管理“三條紅線”剛性約束,實行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加強地下水監測,開展超采區綜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