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篇《85%以上的癌癥與農藥殘留有關》的文章引起關注,文章中提到85%以上的癌癥、80余種疾病與農藥殘留有關。誠然,近些年農藥殘留對人體有害的消息甚囂塵上,人們紛紛談藥色變,但就農藥行業人士看來,這樣的描述有待偏頗,缺乏準確性。
可能致癌≠致癌
農藥殘留超標事件頻發,國家對農藥登記和生產、使用管理越來越嚴格,也說明高毒、高殘留農藥確實對人體、環境造成危害。農藥殘留可以對人畜產生直接毒害,食用農藥殘留特別是有機磷農藥殘留嚴重超標的蔬菜、瓜果會直接危及人體的神經系統和肝、腎等重要器官,甚至引起急性中毒而致死。長期食用受污染的食物,殘留農藥在人體內蓄積到一定限度后會導致一些慢性疾病,食用被施用過劇毒農藥的蔬菜會產生致癌物質。正是因為人們對于農藥安全性的擔憂致使對農藥的誤解越來越深。
農藥在人類生產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農民為獲得高產量農產品,在農藥使用量、使用方式方面存在問題,農藥殘留超標問題確實存在。這與種植者濫用農藥,不懂得科學用藥有關,但我們應該明確認識兩點。一是農藥致癌可能性的確定,劑量決定毒性,檢出超標不一定意味著一定有很大風險,農藥可能致癌與農藥致癌是兩個概念。為什么會出現農藥致癌的報道,這與近年來癌癥頻發有關,而老話說“病從口入”,食物致癌的可能性似乎更大,這與種植過程中濫用、超量使用農藥導致農殘超標有關。但是,引發致癌可能性的原因也與當前大氣環境污染、生活環境惡化有關。相關專家表示,以之前報道檢測出乙草胺超標的草莓為例,一個成人要吃幾百噸草莓才可能會毒死,況且高毒農藥不一定具有致癌性,高毒農藥不能稱之為致癌性農藥。
加強科學使用與宣傳
農藥殘留超標對人體確實存在危害,近年來,我國對農藥的登記管理日趨嚴格,同時對農藥產品殘留物標準進行規定,嚴格管控高毒、高風險農藥的生產使用,對高毒、高風險農藥采取禁限用措施,對農藥登記、生產管理不斷加強,但我國對農藥使用環節的管理還存在不足。
我國農民科學施藥意識、施藥水平欠缺,如何加強農藥科學施用技術指導,選擇在農藥安全間隔期施藥尤為重要。為提高規范經營和科學用藥水平,需加強面向經營者和使用者的農藥管理相關法律知識和農藥安全使用常識宣傳,農業技術推廣部門加強農民科學用藥指導,促進農藥使用科學化、規范化。同時,針對社會上存在的對農藥殘留恐慌,以及談藥色變的心理,加強科學宣傳,既要讓人們了解農藥殘留超標的危害,也要科學認識,不能片面宣揚農藥危害論,而應引導公眾科學辯證地看待農藥殘留危害問題。
另一方面,除加強農藥知識普及之外,還要加強科學、高效施藥器械推廣、應用,提高農藥使用效率,從源頭上控制農藥使用量,避免濫用、不合理使用農藥,這樣才能真正消除對農藥的片面和負面認識,讓農藥發揮其在農業生產中的積極作用,農產品安全問題才能真正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