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農藥
應盡快轉型為技術經理,企業的產品體系更要升級換代,作物解決方案的服務體系需要更接地氣,才能進一步發掘中國農化行業的金礦,共同打造農資行業的新生態圈。這是記者在10月25~26日召開的第七屆“瀚生杯”農化產品經理(作物經理)交流會上獲得的信息,共有500多位農藥行業的產品經理、總經理、營銷/市場總監及推廣專員等參加了本次會議。
基于服務的農資電商
在“互聯網+”的大背景下,中國工業環保促進會化工委員會副主任楊斌認為,現在國內很多農資企業都涉足電商平臺,只是想簡單地把產品放在電商平臺上交易的思維是完全不對的,農資銷售與日用品銷售差別很大。他認為,農資電商其實只是一個營銷工具,它將結合知識管理系統、客戶管理系統、情報管理系統,共同組成農資服務型的體驗式銷售模式,只有將農技服務做在前面,農資電商才可能有更遠的路可以走。
青島星牌作物科學有限公司總經理韓海康表示,電商平臺的發展模式是“揭竿而起、哀鴻遍野、贏家通吃”。面對土地的快速流轉,種植戶對技術要求越來越高,可能對于大多數農化人來說,互聯網只是應用的工具。韓海康認為,傳統銷售模式已經不適應市場,為此,企業都需要調整戰略方向,全面轉型,聚焦產品和作物,做好農技服務才是最關鍵的。公司就將營銷人力、產品登記和用戶服務能力聚焦于蘋果作物方向,更大力度打造蘋果方向的核心作物競爭平臺,通過與種植者共建蘋果種植示范觀摩園,展示種植技術,解決植保問題,推動優質高產的種植管理。
農藥劑型須優化
山東省農藥工業協會秘書長張昊表示,從近兩年的登記劑型比例來看,中國農藥的劑型正在向環境友好型轉變。最近審核通過的優化農藥劑型的標準,將農藥劑型從原來的135種精簡到64種,該標準《農藥劑型名稱及代碼》(GB/T 19378-201X)應該在近期會對外公布,這也將極大地促進中國農藥劑型的升級換代,未來需要關注的劑型有種子處理劑、緩釋劑型、大粒劑、航空噴霧、懸乳劑和乳粒等。
目前,中國農藥產品劑型單一是制約中國農藥制劑產品發展的主要瓶頸之一。中國農業大學博士生導師曹永松如是說,2014年,中國農藥的乳油首次跌到劑型榜的第四,同比減少了45.7%;懸浮劑升至第一,同比增加了43.3%,水劑同比增加了28.0%,懸浮種衣劑同比去年增加了51.1%,中國農藥劑型升級換代正在進行中。
實驗證明,已研究成熟的農藥助劑——離子液體,可提高農藥在生物體表皮(膜)的滲透性,通過調節表面張力,降低藥液與葉片的接觸角,進而提高農藥的展著性和利用率。目前已對氟磺胺草醚、煙嘧磺隆、硝磺草酮、草銨膦、苯達松、麥草畏、小檗堿、多殺菌素等為活性成分,制備了一系列離子液體劑型,實驗效果都很好,離子液體將會成為農藥助劑的新選擇。
方案落地須標準化
北京明德立達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母燦先表示,作物解決方案其實是一種服務。由于作物種植環境的復雜性,起草種植服務的技術標準有非常高的要求。首先是植保方面,病蟲草害的發生,跟環境條件和水肥條件密切相關;其次是作物營養方面,每一種作物的營養需求與土壤和水的基礎條件密切相關;在種植管理方面,每一種作物都有特定的農技和管理技術,根據區域基礎條件下,需要起草上述三項的技術操作規程(SOP)以及變更管理(MOC)。
在美國,五大農化服務商占整體市場的95%的份額,服務內容涵蓋了種子、農藥和肥料以及全程保姆式管理服務;通過標準操作體系,由持有PCI/CCI-匹配相應的素質模型許可證的服務人員來完成具體田間執行工作,最終實現作物的健康種植服務方案的成功落地。而國內這方面還有很多工作需要去落實。行業內需要多企業橫向聯合、產業鏈內多企業縱向聯合,搭建大平臺,形成競合關系的生態圈,呼吁和影響宏觀政策制定,比如資質、許可證(PCI)等相關標準的出臺,共同塑造作物健康種植服務方案的大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