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產量不減反增,而下游除部分復合肥廠家適量補充原料之外,農業需求基本停滯,市場整體處于觀望狀態。如今增值稅已被企業自行“消化”,尿素價格卻還在下滑,市場未見啟動。筆者認為,行情止跌或者價格底線只能以印度招標和國內主流尿素企業的生產成本作為參考,本輪尿素觸底價或在1400~1430元(噸價,下同)。
印度招標仍是雞肋
國內尿素市場缺少利好支撐,價格連續走低。此時印度招標又來了,雖然比傳言的8月底公布消息晚了一些,也或多或少給業內帶來一些期待。
回想歷次招標印方抄底的心態以及差強人意的結果,大家對9月11日截標的印度采購并沒有太高期待,至于操作,大多數廠商都是“有心無力”。9月11日貿易商公布本輪投標結果,最低價格是來自Karaikal的274.33美元的到岸價。除去海運費和貿易商利潤,中國尿素離岸價大概核算到262~263美元。
這樣的結果業內預料到了,不過實際結果比之前預期的265美元的離岸價還低了一些。如果按262美元離岸計算,去掉增值稅、關稅以及港雜費用,國內集港價已不足1510元。因此,8月下旬到9月初那些以1540~1560元賭集港的廠商日子就不太好過。
按照此番招標價推斷,國內企業出廠價僅能核算到1420~1440元。可以推斷:目前山東尿素1480~1510元的主流出廠價若做出口,降價是必然的,與印度招標60~70元的價差也是廠家競價的“痛點”。原本在增值稅問題上已經做出“含稅不加價”妥協的工廠,如今又要在出口貿易上讓步,的確是尿素產業處境尷尬的無奈之舉。
出口難成救命稻草
國內尿素行情一直未見起色,雖然業內不乏懷有炒作之心的廠商嘗試提價,但一潭死水的淡季市場并沒有附和之意。無論是化肥增值稅恢復,還是局部地區庫存偏低,又或是復合肥企業采購原料,幾乎每一個可以拉漲的機會都未見效。究其原因,不外乎供應過剩,市場決定價格。
此番尿素出口讓業內看到了消化庫存的希望,即便可以想象到印度此時招標必然揣著抄底的心思,不過哪怕是僅僅成交量上的突破,也能讓廠家感到些許欣慰。統計顯示,當前國內尿素港存量已達70萬噸,加上內銷停滯給工廠帶來的庫存壓力,這場尿素出口明顯變成為了出口而出口的競價戰。如此一來,國內廠商對尿素出口的熱情已經減半。
同時,由于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存在不確定性,此前尿素集港價大漲60元便是由于8月12日人民兌美元匯率從6.11快速漲到6.33所至,最終造成國內供貨廠商獲利而貿易商虧損。如今匯率如何調整尚存未知,貿易商沒有必要為了微利鋌而走險。
簡而言之,首先是大量港存待銷,其次是國內廠商抱怨低價出口,再有就是貿易商顧忌匯率謹慎操作。當然,印度采購商也會本著抄底態度確定采購量。據此推斷,本輪印度招標或將以既無利潤空間、又沒有可觀成交量的“雙無”收尾。
淡季尿素價格觸底
隨著近年來尿素產業市場化進程加快,供求在商品定價中的作用也越發明顯。就目前國內尿素市場供應和需求分析,價格走低實屬正常。
從供應角度看,國內尿素企業開工率常年保持在70%以上,同時不斷有新裝置入市。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5年1~7月尿素實物總產量為4268.7萬噸,同比增加6.45%。尿素企業之間競價銷售的壓力不言而喻。在下游需求淡季期間,企業免不了進一步降價促銷,甚至為了消化庫存選擇倒掛走貨。從現階段需求來看,農業處于傳統淡季;工業膠板行業低迷,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很難形成對尿素市場的利好;復合肥企業大規模原料采購已結束,補倉量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