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增值稅已經熱議了一個多月,但其影響卻一直在持續,磷資源相關肥種價格均有所上行,因養分含量的不同,64%二銨漲幅在100元左右,55%粉狀一銨漲幅在50元左右,而獨立肥種的磷肥,如普鈣,重鈣和鈣鎂磷肥等漲幅在40元左右。
暫且不提磷酸銨這樣的大肥種,單就單質磷肥而言,暫時來看價格的上漲并未給企業和市場帶來良性的拉動,反而令磷肥企業的壓力又有所增大。
先來計算下成本漲幅空間。在增值稅復征之后,成本中上升空間最大應屬于磷礦石這一部分,因前期均從私人企業中采購,價格較為低廉,加之并不具備開增值稅發票的能力,所以作為磷肥的主要原料的磷礦石并無抵扣項目,若除去磷礦石,16%粉狀普鈣的高端成本約200元左右,9月份前售價500元左右,其進項稅為29.1元,若保證其利潤不變,不考慮下游市場接受程度的情況下,其含稅售價應上調至532.1元,漲幅在30元左右。但政府為穩定化肥市場,在8月28日出臺了增值稅政策的補充條款,對于8月底之前的庫存按照3%的額度計征增值稅,照此計算,庫存的16%粉狀普鈣應調整到516元,便可與前期利潤相持平。據了解,云南地區16%粉狀普鈣的出廠報價整體上調了40元左右,從上面的計算不難看出其報價上漲的幅度略顯偏高(這或許是其抵扣項還要更少的緣故)。
近年來磷肥行業積弱,難遇漲價,這一次借勢微漲完全可以理解,不過市場形勢未必能遂了廠家們的心愿。雖今年磷肥的出口量略高于往年同期水平,但因下游對與化肥需求逐漸轉向高濃度肥料,國內產能相對過剩較為嚴重。8月底之前因增值稅影響部分經銷商開始少量采購,但數量并不算太多,而調價后的磷肥市場依然較清淡。另外從今年年初開始,化肥用量零增長的政府計劃也令磷肥市場的前景更加灰暗;其次鐵路運價市場化后對磷肥企業的限制較大,銷售半徑有所收縮。這樣一來,逐漸就將淘汰掉部分企業,尤其是生產經營規模較小的企業。這種情況下,成本增加,報價上調,主要面對的就是來自下游需求可能減少的壓力,加之個別地區處在淡季,下游觀望明顯,所以漲價后的磷肥行業再次陷入僵局。
磷肥完全退出化肥大舞臺不太可能,但是近年壓力持續增加也是不可避免,想重新迎來春天,短期內看不到多少希望。面對這樣的局面,也許磷肥企業們也只能自主加快產能結構調整,致力產品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