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被稱為“史上最嚴”的新食品安全法以160票贊成通過,其亮點之一就是鼓勵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并為劇毒、高毒農藥的使用加了一道“緊箍咒”:不得用于蔬菜、瓜果、茶葉和中草藥材。據稱,這是食品安全法實施6年以來,首次明確提出在蔬菜、瓜果等的生產中禁止使用劇毒農藥。
此前,有部分常委會組成人員建議明確全面淘汰劇毒、高毒農藥,但農業部稱在世界范圍內,歐美等發達國家也沒有全面禁止高毒農藥;我國已禁用33種高毒農藥,但全面淘汰劇毒、高毒農藥尚不可行,將分步淘汰和禁用尚存12種高毒農藥。
農藥每年挽救30%農作物損失
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農業的豐欠關系到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的穩定。我國生物災害頻發,在眾多的有害生物中,常年造成農作物災害的病、蟲、草害達100種以上。這些有害生物中,一些暴發性的病蟲害如不及時防治,將造成重大損失,并且作物的品質受到嚴重的影響。
農藥管理專家認為,我國有害生物年均發生面積,由于氣候、物種單一等因素有逐年加重趨勢。只有通過及時防治才能減少或減輕發生的危害,挽回糧食、水果和蔬菜的產量損失。
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博士生導師曹坳程介紹說,使用農藥,每年可挽救至少30%的農作物損失。他提出,就目前植物保護科學發展的水平,化學防治仍然是最方便、最穩定、最有效、最可靠、最廉價的防治手段,尤其是當遇到突發性、侵入型生物災害發生時,尚無任何防治方法能夠代替化學農藥。
尚存高毒農藥全部為殺蟲劑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我國是世界農藥生產和使用第一大國,單位耕種面積化學農藥用量是世界平均用量的2.5倍以上。其中,目前高毒農藥使用量占我國農藥使用總量的比重不到3%,低毒、微毒農藥產品比例提高到75%以上。
農業部農藥檢定所研究員魏啟文介紹說,高毒農藥一直是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生態安全潛在的危害因子,是農藥監管重中之重。“通過開展高毒農藥專項整治、推行高毒農藥定點經營等組合監管措施,為我國農藥禁用政策的實施提供了保障,淘汰了甲胺磷等一批高劇毒農藥,有效扭轉了高毒農藥多、品種結構差的局面。”魏啟文說。
據農業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我國已禁用了33種高毒高風險農藥,目前尚存的12種高毒農藥,全部為殺蟲劑,主要用于防治地下害蟲、線蟲、倉儲害蟲等。
高毒農藥將分批淘汰削減
值得注意的是,關于劇毒、高毒農藥的使用,是審議食品安全法修訂草案時的典型爭議問題,正反雙方展開大比拼。
正方認為,劇毒高毒農藥對于我國的糧食安全的確是不可或缺的,“有些糧食問題,沒有它們就解決不了”。全國人大代表張文成認為,逐步取消淘汰劇毒高毒農藥,這件事從實踐上看應該慎重。反方則強調,如果禁用,農業生產和糧食安全影響不會太大。
農業部則提出,當前全面淘汰劇毒、高毒農藥尚不可行。一些病蟲主要依賴高毒農藥防治,新農藥開發周期長,全面禁用高毒農藥將會影響農業安全生產;高毒農藥并不必然帶來高風險,只要嚴格按照要求使用;有效應對爆發性病蟲害,需要高毒農藥用于應急處置。
業內專家建議,應加快劇毒、高毒農藥的替代工作,有步驟、有計劃地逐步取代相關品種;強化農藥流通、使用等環節監管,確保劇毒、高毒農藥不得用于蔬菜、瓜果、茶葉和中草藥材等農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