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5月4日從中國農藥工業協會獲悉,工信部近期相繼對8個農藥乳油產品頒發了生產批準證書,中斷達5年之久的乳油產品審批工作重新開閘。對此,中國農藥工業協會人士指出,批準發證重新開閘并非新瓶裝舊酒,不代表乳油制劑產品又可以萬事大吉了。
據了解,工信部頒發生產批準證書的8個農藥乳油產品分別為河北三農農用化工公司的75%噻唑膦乳油、東部福阿母韓農(黑龍江)化工公司的5%嘧啶肟草醚乳油、南京九康生物科技發展公司的0.6%印楝素乳油、先正達(蘇州)作物保護公司的5%唑啉草酯乳油、四川國光農化股份公司的288克/升氯氟吡氧乙酸異辛酯乳油以及安徽美蘭農業發展股份公司的10%氰氟草酯乳油、30%氰氟草酯乳油、60%苯醚甲環唑·丙環唑乳油等。上述產品均符合《農藥乳油中有害溶劑限量標準》這一全國性行業標準,即均為環保型制劑。
對此,中國農藥工業協會人士指出,工信部沒有發文說乳油產品審批發證重新開閘,但從已經批準2批8個乳油產品的動作來看,實際上是重新開閘了。不過,這并不是說乳油制劑產品又可以大行其道了。
農藥專家張一賓指出,目前乳油是我國農藥市場產銷量居首的劑型,產量占45%左右。之所以這些年乳油產品成為過街老鼠,關鍵在于溶劑。我國生產農藥劑型產品年使用各類溶劑總量在35萬噸左右,絕大部分是高揮發性的芳烴,極少量的乳油品種還使用毒性較高或具有致癌性的溶劑。如果采用其他毒性較低、安全性較高的溶劑,乳油仍然是一種好的劑型。
據了解,《國家鼓勵的有毒有害原料(產品)替代目錄》在應用類農藥替代類別中,明確提出在農藥乳油加工環節用松脂基溶劑、白油等綠色溶劑替代甲苯、二甲苯等有機輕芳烴溶劑。自2009年工信部停止乳油審批發證以來,全國有近500家農藥制劑加工企業完成了毒理學、田間藥效、環境毒性、農藥殘留等各種試驗,在農業部取得登記的乳油產品超過500個。經過多方的共同努力和嚴格管理,我國農藥乳油的生產發生了質的蛻變,已能基本滿足生態環境的要求,對環境風險可控、可改善。
業內人士估計,隨著乳油產品重啟發證閘門,下半年可能出現乳油產品發證申報井噴。農藥生產批準證書評審專家、中國農藥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曹承宇提醒,能夠加工為環境友好型制劑的品種,盡量不要再生產為乳油,對已取得農藥登記證且只適合加工為乳油的品種,必須參照《農藥乳油中有害溶劑限量標準》。此外,對已取得農藥生產批準證書的乳油產品,也應該積極做好產品升級改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