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工省時”一直是農資領域受歡迎的字眼,近幾年高工效植保機械、藥肥合劑等產品的涌現,都是符合農業發展現狀和農村勞動力稀缺的剛性需求的。國內藥肥產品已存在了多年,但現實是,國內藥肥產品目前仍沒有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必須盡快補上這個空白。
由于農藥和化肥是由兩個部門分別登記、分別監管,讓藥肥這個特殊產品處境尷尬,藥肥急需國家標準、地方標準和行業標準。
在歐洲,藥肥也是以農藥來登記的,登記的時間主要看所含農藥的成分。如果是新成分的農藥,需做環境和毒理等多方面試驗,大概需要5~6年的時間登記; 如果只是新配方,有效成分都是大家所熟悉的,大約需要1~2年的時間。歐盟的法律是統一的,但是在不同的國家還需要重新登記。
對于新興的藥肥產品,登記和監管是最容易出現問題的環節。目前中國藥肥產品無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均注冊為企業標準,鑒于農藥和化肥的登記各有主管部門,建議將登記事務交由這兩方面的主管部門協同負責。在藥肥標簽上,既要標示藥,也要標示肥;既要實行農藥登記,也要實行肥料登記。
藥肥產品的市場監管也涉及農藥和化肥兩個部門,產品交叉導致監管權責不清,很難對這些產品進行分類和檢測,造成一些假劣產品沖擊市場。同時藥肥又是一個專業性很強的產品,不具備相當技術和設備的企業是無法做出放心產品的。
在《農資導報》主辦的“第二屆藥肥發展高層論壇”上,除了農藥企業外,還不乏金正大、史丹利這樣的肥料界巨頭,肥、藥企業能夠齊聚一堂,正好說明了各家企業都在尋找藥、肥行業的交叉點,以加速占領農資行業的藍海。參會專家和企業均表示,集農藥和肥料功能于一體的藥肥產品正受到農戶的青睞,不久的將來將成為農資新星。藥肥產品非常值得研究,市場前景不容置疑。
推廣多年的藥肥產品,雖然已逐步獲得農戶的認可,但藥肥產品的負面事件也時有發生,為藥肥產業可持續健康發展埋下了隱患。藥肥行業亟須進入規范化發展軌道,所以藥肥行業必須盡早出臺國家標準、地方標準和行業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