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我國化肥進口量穩步增長。業內人士表示,受到低成本國際化肥產能增加、優惠政策取消抬高我國化肥生產成本這兩方面因素的影響,未來,我國化肥的進口量增長勢頭仍將持續。
今年前三季度,我國化肥進口量有所上漲,其中,氯化鉀、三元復合肥成為主要的進口品種。業內人士表示,受到低成本國際化肥產能增加、優惠政策取消抬高我國化肥生產成本這兩個方面的影響,未來,我國化肥的進口量仍將穩步增長。
氯化鉀、三元復合肥進口量大
海關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9個月我國共進口化肥684萬噸,同比增加9.2%。據了解,2014年前三季度,連云港口岸化肥進口量達77.68萬噸,貨值2.41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貨重增加234.25%,貨值增加145.92%,在前兩個季度的基礎上再創歷史新高。
記者了解到,前些年我國化肥進口量持續上漲,進口量最大的為2002年,共進口1669.18萬噸。由于進口政策放松,當時市場進口熱情比較高,加之此時進入了我國糧食產量較快增長期,農業生產對化肥的需求也在不斷提高。自2002年至2007年我國化肥進口量都保持在1000萬噸以上,但是在2008年以后,隨著我國化肥產量大幅增加,氮磷肥已能自己滿足需求還可部分出口,只有鉀肥等少數品種需要進口,使得我國化肥進口明顯下滑,特別是2009年達到最低點,僅進口392.78萬噸。自2010年以后,我國化肥進口進入平穩期,年進口量在700萬~850萬噸之間窄幅波動。
據業內人士介紹,近年來,我國化肥主要有兩大進口品種:一是氯化鉀,二是三元復合肥。我國是個缺鉀國家,自產鉀肥不足,需大量從國外進口。氯化鉀是我國的第一大化肥進口品種,正常情況下,每年進口量都在500萬噸以上,最高的2007年達到了941.35萬噸。大量的氯化鉀進口為保障國內鉀肥市場供給發揮了積極作用。“我國每年約有100萬噸以上的氮磷鉀三元復合肥進口,主要來自于挪威、俄羅斯、羅馬尼亞、比利時等國。”廣州隆林農資公司總經理陳吉良表示,這些進口復合肥大多含有硝態氮,用在蔬菜水果等經濟作物上見效快、效果好,在廣東、廣西、海南等沿海地區很有市場,盡管價格比國產普通復合肥高出一大截,但不少農民仍然喜歡購買。
生產成本居高促進化肥進口
中國化肥信息中心主任陳麗分析認為,今后進口化肥對國產化肥產生的沖擊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低成本國際化肥產能增加,特別要警惕海灣地區和北美地區的新增產能。據了解,由于海灣地區擁有豐富的天然氣、硫黃和磷酸鹽原料,該地區正在成為全球氮肥和磷肥生產中心。“2016年,海灣地區化肥年產量將由2011年的2100萬噸增至3200萬噸,年均增長7.5%。屆時,該地區尿素類和磷酸鹽類化肥出口將分別占全球總量的36%和24%。到2018年,海灣地區化肥產量預計達到4640萬噸。未來幾十年,該地區合成氨和尿素產量還將不斷增長,從而繼續提高其全球市場地位。”陳麗表示。與此同時,由于美國頁巖氣開發取得成功,大幅降低了天然氣價格,目前美國肥料界又在蠢蠢欲動,擬利用其頁巖氣優勢來生產氮肥。
另一方面,優惠政策的取消將會增加我國化肥生產成本。陳麗指出,目前我國化肥行業享有電價、天然氣價格、稅收、鐵路運價等多項優惠政策,隨著市場化改革的深入,這些優惠政策都將陸續取消或大幅減少,這將導致我國化肥生產成本的增加,降低我國化肥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到那時不僅會出現我國化肥出口難度加大的問題,還可能出現化肥進口增加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