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4年IFA(國際肥料工業協會)化肥生產與國際貿易會議在北京隆重召開,來自全球25個國家的相關協會、化肥生產企業、化肥貿易企業以及咨詢機構的代表近150人參加了此次會議。會議邀請了中國農業部、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中國氮肥工業協會、中國磷復肥工業協會、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鉀鹽(肥)行業分會相關領導出席會議并做了報告,吸引了近30家中國企業和機構的代表參會交流。
中國化肥行業經過數十年的快速發展,目前在全球化肥市場上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成為世界化肥貿易的焦點。本次會議內容以中國化肥生產、貿易、農業政策以及各化肥品種產業發展趨勢為重點,另外還涉及亞洲一些主要國家的化肥市場以及全球重點市場的貿易形勢。會議主要對未來1-2年全球化肥行業發展趨勢進行探討,特別是對中國化肥市場和相關政策進行梳理,引起全球業內人士的關注。
近幾年來,隨著中國化肥產能的不斷擴張,氮肥和磷肥產能過剩日趨嚴重,鉀肥產能也快速增加,中國化肥產能和出口政策的變化成為影響國內外市場走勢的主要因素之一。據了解,去年,由于我國化肥出口關稅降低,尿素、磷銨甚至鉀肥出口量較往年成倍增長。然而,在這樣的趨勢下,我國政府意在采取市場化的措施調控產業發展。同時,國際化肥生產企業加快擴產、兼并的步伐,未來將對中國市場帶來巨大沖擊。國際化肥市場將面臨重大變革,國內化肥企業也將迎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
國際視野——供需結構調整促貿易形勢變革
南亞、東南亞減少尿素進口
增加科學施肥比例
亞洲地區是全球重要的化肥消費地區之一,由于亞洲許多國家施肥管理水平較低、肥料消費提升空間較大、化肥產量較低,因此該地區是全球化肥出口的主要目標市場。南亞地區的農業相對集中,近幾年化肥需求平穩增長,化肥需求大國有印度、巴基斯坦等。印度近兩年氮肥生產量逐年上升,其中,產量最大的為尿素。印度國內肥料生產能力有限,而大部分需求依靠進口,所以肥料補貼政策受到各進口國的關注,補貼的力度也會直接影響到印度每年進口量的比例。來自印度化肥協會的Sachchida Nand博士表示,2013年印度尿素進口量為710萬噸,比2012年減少了90萬噸,復合肥進口量近兩年保持不變,為40萬噸,磷酸二銨的進口量下降幅度較大,2013年比2012年下降了240萬噸,這主要是2013年印度二銨庫存量大,加之盧比貶值、肥料補貼金額下降造成的。生產方面,政府大力支持尿素工廠的建設,因為從需求方面分析,由于尿素的成本低、售價低,國內肥料需求量最大的品種還是尿素,所以擴大尿素的產能也將能夠減少對進口尿素的依賴,控制成本。過去5年內,印度國內尿素產能增加了250萬噸左右,預測2015年印度將進口尿素達到800萬噸。目前對復合肥、二銨的需求還是根據補貼政策而定,預計2015年進口二銨500萬噸、一銨400萬噸、硫磺200萬噸左右。巴基斯坦Fauji化肥公司的David Keith Massey對如何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提出了兩點看法:一是政府應該在源頭控制天然氣、煤炭等原料的價格,對肥料生產企業加大優惠力度;二是增加肥料補貼力度,提高糧食收購價格,促進農民的積極性。
與印度相似,印度尼西亞也是個化肥進口國,隨著本國人口的快速增長,對食物等的需求不斷增加,化肥的用量也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印度尼西亞PT Pupuk公司是一家國有企業,在國內有5家分公司,每年共生產尿素732萬噸、復合肥337萬噸、有機肥78.3萬噸。即便是印度尼西亞最大的化肥生產公司,但由于生產工藝落后、生產線尚不完善,所以不能滿足本國的需求,肥料仍然需要大量進口。隨著科學用肥理念的深入發展,政府也提倡多使用復合肥料,減少對尿素的使用。預計2015年肥料需求量將增長4.7%,其中對復合肥的需求量將增長14.78%。
氮肥整體趨向過剩 磷肥呈現區域特點
從全球化肥行業的宏觀形勢來看,各產品的貿易趨勢隨著各個國家的供需情況發生著改變。氮肥方面,2014年6月IFA發布的《肥料展望2014-2018》中指出,2016年之后,全球氮肥過剩將逐步明顯。全球氮肥產品供應和需求的潛在過剩將從2015-2016年的700萬-1000萬噸(折純)擴大到2017年的1300萬噸(折純)以上。2015年之前,由于供應增加相對緩慢,新增供應將全部被增長的需求所吸收。而從2016年開始,全球氮肥供應增長將開始超過需求增加的速度,到2018年過剩量將占供應量的6%。
磷肥方面,西班牙PROFERCY咨詢機構分析師Tom Jago表示,過去五年,磷肥是所有化肥品種中貿易量和價格波動最大的。2009-2014年,二銨價格相差的最大空間為400美元/噸,在過去的10個月相差175美元/噸。他對磷肥主要貿易國家的趨勢進行了梳理:中國磷肥產能過剩且出口量巨大,預計今年出口二銨350萬-400萬噸、一銨150萬-200萬噸,同時由于中國糧食增產要求較高,目前國內需求同樣非常旺盛,2個月內價格上漲20%,但盈利水平依然較過去5年平均水平低15%;北美生產結構有所改變,二銨和一銨產能增加較少,但磷復肥擴產較多,其中,美盛2016年將有350萬噸磷復肥產能替代二銨和一銨生產,所以進口范圍將增加,曾經作為全球出口基準的美國現在卻成為進口風向標;今年的巴西市場上,中國55%二銨占據了巴西進口總量的重要份額,但是未能增加進口總量;印度在2012-2013年補貼減少和貨幣危機出現后,磷肥進口量逐步減少,目前印度磷肥用量開始有了缺口。估計2014年印度進口二銨近500萬噸,此外還有一些氮磷和氮磷鉀復合肥,但即使這樣,目前的進口量較印度以往高峰時期還有較大缺口。
原料貿易受到政治和經濟政策影響
化肥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原料、能源等項目的支撐,因此全球資源形勢的變化也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化肥生產和貿易形勢的變化。
原料方面,各國政治和貿易政策的變化、能源的消耗或開發、下游產業的發展需求等都影響著化肥原料的生產和貿易。英國FERTECON咨詢公司分析師Marina Simonova對未來全球合成氨貿易趨勢進行分析。她表示:“全球大型合成氨項目將改變一些國家的貿易形勢,新的產能將導致貿易結構發生改變。例如,美國的新增產能將使其逐漸減少合成氨進口量;烏克蘭將因為生產成本過高而減少對美國市場的出口量;俄羅斯將向下游用戶和出口市場提供更多產品;摩洛哥磷肥企業擴產將刺激其增加合成氨進口量;特立尼達將繼續向歐洲和非洲出口,并可能向亞洲敞開出口大門;沙特國內下游產品產能增加將導致其減少出口量;印度磷肥和復合肥生產將增加合成氨進口量;中國沿海運輸的增加替代進口,但同時己內酰胺工業的發展會增加合成氨的需求。”對于硫磺市場,同樣面臨著區域性的調整。而在整個市場變化中,磷肥生產和市場的變化對硫磺的需求也有著重要的影響。英國CRU咨詢公司分析師Ian Service分析:“全球磷肥產量增長,將導致每年對硫磺需求增加100萬噸左右。但是2013年谷物和油籽的高產量卻導致主要農產品庫存量增加。這將對農作物價格帶來壓力,并減少農民對化肥的投入。估計全球硫磺市場從2014年開始過剩50萬噸,2015-2017年分別過剩150萬噸、280萬噸、370萬噸。估計中國2014年進口硫磺1020萬噸,較2013年減少40萬噸。”
在能源方面,頁巖氣的開發和利用是近幾年熱議的話題,英國INS公司負責人Gina Apostolopoulos介紹了目前美國頁巖氣的開發以及對氮肥市場的影響。她表示,對頁巖氣的開發,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立場和態度,總的來說,頁巖氣在全球的儲量非常大,如果能夠利用這項能源,將會大大降低生產成本。但如何開發這項能源,要考慮到各方面的因素,并非易事。美國頁巖氣革命將會在未來幾年顯現它的優勢,并且將由氮肥、尿素進口國變成出口大國。頁巖氣革命成功后,對中國等尿素出口大國將形成嚴峻的挑戰,出口形勢將會重新洗牌。
國內聚焦——政策調控決定產業發展方向
宏觀調控政策與市場化改革并重
“十二五”以來,中國化肥行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據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常務副會長李壽生介紹,當前中國化肥行業在推進技術創新、節能減排、結構調整等方面,繼續保持了平穩發展態勢,轉型升級邁出了新步伐,為保障農業生產發揮了重要作用。在行業取得進步的同時,中國化肥行業也面臨著許多問題。
李壽生認為,在中國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的情況下,產能過剩嚴重、技術創新能力較弱、資源環境約束強化等一系列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進一步凸顯,對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從產能過剩來看,除鉀肥以外,中國氮肥和磷復肥都出現了嚴重過剩。到2013年底,中國尿素產能已經達到8070萬噸,比2012年增加787萬噸,而今年一季度,內蒙古又新增了2套80萬噸尿素裝置。據估計,今年市場對尿素需求(包括國內需求和對外出口),約為6700萬噸,產能過剩約1500萬噸,由此導致尿素市場低迷。磷復肥的產能過剩同樣嚴重,截至2013年底,中國磷酸二銨、磷酸一銨產能過剩的比例均超過100%。李壽生說:“貴州、四川和湖北的部分地區,伴隨著新的磷礦資源的開發利用,還在投資新建或規劃建設一批磷復肥項目,產能過剩造成產品低層次、同質化競爭激烈、生產力大量閑置,引發市場無序競爭,企業盈利水平大幅下降,嚴重損害了行業長期可持續發展能力。”
從技術創新來看,中國的技術創新和化肥新品種研發滯后。李壽生說,中國化肥企業在新品種肥料開發、市場開拓、農化服務等方面投入不夠,導致化肥行業僅能以大宗通用型產品為主,產品品種比較單一,高技術產品、差異化產品短缺,遠不能適應現代農業的需要和農民用肥習慣的改變。
從資源環境約束來看,資源環境對化肥行業的要求越來越高。李壽生說,隨著行業規模快速擴張,行業所需水、電、煤炭等資源和能耗總量都在增加,硫、鉀等資源的對外依存度逐步提高,用水指標更加嚴格,碳減排壓力不斷增大,企業面臨的資源環境約束壓力進一步加大,生產經營成本進一步上升,行業節能減排的任務十分艱巨。
李壽生認為,中國化肥行業必須在堅持市場對資源配置起決定性作用中、在強化企業技術創新的主體作用以及推動創新供給能力的提升上打破產能過剩的困難局面,才能走出一條轉型升級的新路子。
近年來,我國政府除了對化肥產業升級加大調控力度外,對化肥貿易的支持與控制平衡也體現在每年的政策變化上。而對于貿易政策,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副會長李曉妮認為,化肥雖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然而中國的氮肥磷肥產能過剩嚴重,而中國的鉀肥又需要長期依賴進口,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去行政化,讓市場這只無形的手來發揮資源配置的作用,可以預見,中國化肥外貿政策,在不遠的將來將會越來越貼近市場,趨向放松。
李曉妮作出這一判斷的依據有以下三點:第一,化肥生產要素市場化。多年來中國化肥行業,在天然氣、電價、運輸等方面享受了諸多的優惠政策,但是隨著中國市場化改革進程的加快,化肥行業所享受的優惠政策正逐年減少,特別是新一屆政府確定了市場化改革的方向后,化肥行業所涉及的天然氣、電力、運輸優惠正面臨著向市場調控轉變,取消化肥等各種優惠政策、恢復征收化肥增值稅等舉措已經提上日程。第二,政府簡政放權去行政化的趨勢加快。隨著市場化的改革,政府減少審批職能的清單不斷更新,可以預見,政府在化肥領域的行政干預也會越來越少。下一步,化肥進口企業的經營權將進一步放開,變固定企業為資質審核、動態調整的可能性會極大地增加。第三,保證國內稀缺資源的供應。中國鉀肥長期依賴進口,為填補國內的消費缺口,中國已經有多家企業走出去參與境外鉀肥資源投資,這將為保證國內鉀肥供應起到積極的作用,但是現在受鉀肥經營資質的限制,部分走出去的企業想把資源運回來需要尋找有資質的企業進行代理,從而增加了資源回運的成本,從一定程度上消弱了企業走出去開發資源的意義,政府對此會有相關政策出臺。
原料革新將應對環境新挑戰
中國尿素的生產主要還是以煤、石油為主。尿素產能以每年3%的速度穩步增長,原料結構由之前的煙煤逐漸向無煙煤、天然氣轉變。來自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的溫倩表示,我國煤制氮肥技術逐漸進步,國家對炭的排放標準提高,也促進了企業為研發新技術、工藝轉型做準備。氮肥生產主要集中在煤炭、天然氣產區,隨著國家對天然氣價格的上調,西南地區的“氣頭”氮肥企業將逐漸退出市場,而中東部沒有資源優勢、企業改造不成功的企業也將面臨淘汰,今后氮肥的主產區將會更集中在技術優勢、能源優勢更強的地區。今后我國氮肥生產格局將會發生轉變,市場將會加速落后產能的淘汰,而新增的產能將更具有優勢、生產過程更潔凈、排放量更低。
除了氮肥,我國也是磷肥出口大國,而磷肥生產過程的磷石膏的利用成為企業近幾年比較關心的話題。2013年磷肥產量達到2350萬噸,磷石膏堆存量達到7000萬噸,主要集中在我國四川、湖北、云南、貴州地區。我國磷石膏歷史堆存量達到3億噸,目前面臨的現狀則是磷石膏的利用量低。2005年磷石膏存量為3300萬噸,利用量僅為300萬噸;2013年堆存量為7000萬噸,利用量增長至1900萬噸。中國磷肥工業協會秘書長修學峰闡述了目前磷肥行業的發展特點為規模逐漸擴大、工藝復雜多樣、原料品質提高、磷石膏利用率在逐步提升。目前磷石膏的主要用途在建材、石膏粉、水泥、土壤調理劑等方面,其中作為水泥、建材等用途占到較大比重,2014年磷石膏制作水泥用量達到470萬噸。而目前面臨的問題是磷石膏堆放地區集中、成本低加上運費高,大部分企業會就地處理磷石膏,很少會將磷石膏作為成品銷售;而在建材產品中,磷石膏作為原料缺乏優勢,處理技術尚在改進。企業在對磷石膏的處理方面也研發了多種辦法,例如半水二水法、二水工藝等,相信在今后,磷石膏也能變廢為寶,不再成為廉價的附屬品。
新型肥料發展為國內企業贏得新機遇
本次會議上,參會代表在探討分析傳統化肥的生產與貿易形勢的同時,越來越多國內外企業開始關注新型肥料。金正大生態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翟際棟表示,從地區分布情況來看,亞太地區是復合肥的主要市場。其中,特種肥料的發展在國內外市場上十分迅速,也受到越來越多農民的青睞。他介紹:“硝基復合肥含有硝態氮,在中國市場普遍推廣開來,有相當大的市場空間,目前國內很多生產商加大硝基復合肥的生產投入,在未來3-5年內,硝基復合肥在中國和亞太地區的市場都有明顯的增長空間。水溶肥是我國推廣水肥一體化技術的重要產品。‘十二五’末,中國水肥一體化的推廣面積會超過8000萬畝,據中國農業部估計,2020年中國水溶肥將有233億元的市場。估計全球水溶肥產量增長幅度平均每年5.3%,增長的市場份額是1070萬-1470萬美元。亞太地區也是水溶肥主要發展的地區之一。緩控釋肥自上世紀70年代開始在中國推廣,現在,中國在緩控釋肥方面最大的貢獻是將國外只能用在高附加值作物的產品用于大田作物上。不僅如此,緩控釋肥在東南亞棕櫚樹上的應用潛力巨大。隨著東南亞種植面積增加,中國新型肥料企業將迎來更大的出口機遇。”翟際棟指出,未來肥料的創新方向首先是提高肥料利用率,減少浪費、減少污染、減少農民的投入;其次,精確施肥,根據作物需求施肥,離作物根莖近的地方精確施肥;再次,通過現代化手段施肥、灌溉;另外,要求在經濟和環境上具有可持續性。
在我國推廣現代農業的道路上,水溶肥的重要性突顯,在我國化肥市場上的份額也逐步加大。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鉀鹽(肥)行業分會常務秘書長亓昭英在介紹中國鉀肥行業發展趨勢時多次提到水溶肥。她表示:“2014年預計我國氯化鉀產能835萬噸,產量750萬噸,進口量600萬噸,供應量1350萬噸。氯化鉀是一種很好的水溶肥原料,青海察爾汗鹽湖氯水中含鎂,對用于水溶肥生產效果更好。2014年硫酸鉀總產能已經達到677萬噸,資源型產量190萬噸,加工型產量已經超過預期的190萬噸。隨著國內外硫酸鉀需求增加,硫酸鉀價格自2012年以來保持堅挺,而我國鉀肥出口關稅的降低則對國內硫酸鉀出口有利。硫酸鉀鎂肥2014年產能90萬噸,產量50萬噸,自2006年上市,應用和市場推廣很快,同時也是新的水溶肥品種,值得大家關注。鉀硅鈣肥目前產能80萬噸,今年產量預計達到20萬噸。鉀硅鈣肥可以是中國鉀肥發展的重要補充,也是下一步發展的重點方向。硝酸鉀2014年產能160萬噸、產量70萬噸。農用方面是水溶肥原料的主要品種,所以消費量逐步增加。硫酸二氫鉀同時作為水溶性非常好的品種,近幾年發展非常快,目前產能92萬噸,今年產量達到40萬噸。”
據記者了解,在本次會議舉行的同時,IFA聯合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工信部、農業部等部委領導以及國內協會和重點龍頭企業召開圓桌會議,探討如何創造條件進一步推進中國作物營養管理,提高肥料利用率,促進中國化肥行業和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會上領導和專家提出,除了加大作物營養管理外,更寬范圍的肥料品種可以滿足中國農業生態系統多樣性的需求,如含中微量元素的復合肥、液體肥或水溶性肥料以及緩控釋肥等。未來,新型肥料的合理施用將成為推動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