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化肥
取消化肥優惠政策的聲音在近兩年一直沒有中斷過,特別是產能過剩導致經營環境愈發惡劣,從業者恨不得想盡一切辦法淘汰多余產能,振興整個產業。其中,取消化肥優惠政策,讓企業站在同一起跑線上,讓市場優勝劣汰決定“誰該去,誰該留”的聲音占主流。事實上,我國相關政策確實是這么做的,從電價、運價、天然氣價的逐步上漲我們可以看到政府對于化肥市場化的決心和步驟。
但是,企業氣頭上喊著取消優惠政策,到真到落實的時候有的企業卻怕了。對此,相關協會也很無奈,畢竟協會作為企業的“話筒”,一面要對企業有個交代,一面還要和上級部門反映問題。但是在面對強大的市場化決心面前,協會干脆就不反映了。
就拿電價來說,如若不是協會的呼吁,四五年前早就漲了,現在相關部門鐵了心要調價,協會再呼吁也沒什么意義,索性一切讓市場說了算。但凡細心的人不難發現,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轉變的過程中,協會對于市場化的態度在慢慢轉變,起初全國范圍內的企業需要保護,但是保護時間久了,其自身已經變成阻礙行業發展的最大難題,如果再保護下去,行業也不能健康發展,企業也難過。所以淘汰落后產能,凈化行業整體隊伍成為企業自我保護的一條對策,在這個層面上,相關行業協會已經和企業達成一致。
但現在的問題是,通過設門檻、調價格的方式淘汰過剩產能的政策不斷推出,但是用業內的一句話形容:也沒見哪家企業倒下。歸根結底在于兩方面:一是市場化力度不夠大,二是企業自我營救和新建產能的控制。目前,我國化肥市場化進程中所采取的主基調是“小步慢調”,上升到糧食安全的戰略物資保障來說,漸進式的市場化非常有必要,不能一刀切,也不能徹底斷奶,但是問題的關鍵是,溫和式的調整不但沒淘汰產能,反倒增加了產能,抑或說每年新增的產能比淘汰的產能還要多。
同時,化肥生產裝置投資巨大,往往涉及政府、稅收、銀行等領域,即便是有門檻,即便是調整電價、運費,哪怕虧損企業也要自我營救,繼續開工。
就拿目前內蒙古的一個尿素項目為例,前期30%靠資本金注入,另外70%靠銀行貸款等方式融資解決。最后結算不是按成本計算而是原料成本計算,機器、廠房、設備是固定成本,即使機器不轉動也要產生費用,機器一旦運轉,只需要計算用料多少,其它不用考慮,只要在這個成本線以上開工就是劃算的。換句話說,開工,企業少虧,不開工,企業巨虧,而且銀行不同意不開工。所以對于目前企業開講,特別是新建的產能絕不會選擇停產,以政府、銀行為代表的五大關聯方和社會效應的角度出發,也不會選擇停產,除非是大修。
所以說,對于國內化肥企業,取消優惠政策力度還可以再大些,設置準入門檻的力度可以再狠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