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各區縣植保部門監測,今年一代棉鈴蟲發生較歷年偏重,防治后總殘蟲量較歷年值偏高23.6%。同時,自6月中旬開始,田間玉米和棉花上二代棉鈴蟲百株卵量持續走高。其中,春玉米上部分地塊有卵株率達90%以上,百株卵量最高達270粒。棉花上百株落卵量最高也超過170粒。另據氣象部門預計,我市近期還將出現多次陰雨天氣,氣候條件利于幼蟲孵化。結合當前作物長勢及以上因素綜合分析,預計今年二代棉鈴蟲將于6月下旬開始對春播玉米和抗性較差的棉花品種造成為害,個別地區將呈偏重發生。
各級植保部門要繼續做好當前二代棉鈴蟲卵及幼蟲的田間調查工作,準確掌握蟲害發生動態,適時發布蟲情預報,在蟲害重點發生地塊積極開展宣傳和防治指導工作。
一、防治適期及防治指標
防治適期為6月底,指標為百株累計落卵量100粒。
二、防治方法:
防治粘蟲要做到捕蛾、采卵及殺滅幼蟲相結合。要抓住消滅成蟲在產卵之前,采摘卵塊在孵化之前,藥殺幼蟲在3齡之前等3個關鍵環節。具體措施:
1、加強田間管理。及時整枝打杈,將有卵葉片帶出田外集中處理。合理密植,科學灌溉施肥,控制田間小氣候,降低卵的孵化率和幼蟲的存活率。
2、誘殺成蟲。在成蟲發生期,利用頻振式殺蟲燈誘殺成蟲;田間插楊樹枝把或谷草把誘殺成蟲;
3、藥劑防治。
(1)20%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每畝10毫升;
(2)10%阿維•氟酰胺懸浮劑每畝30毫升;
(3)5.7%甲維鹽乳油每畝10~15毫升;
(4)5%氟鈴脲乳油每畝50~70毫升;
以上幾種農藥交替使用,分別畝兌水15~20公斤,在上午10點以前或下午4點以后噴霧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