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兩個全球頂級的金融大鱷當數巴菲特和索羅斯。巴菲特擅長價值投資,通過發現價格與價值的偏差來做長期投資。索羅斯擅長投機,通過杠桿效應來撬動市場(亞洲金融危機是他的杰作)。看上去有很大的區別,但他們的投資理念卻驚人的一致:反對有效市場理論(價格反映價值),堅持市場是無效的理念。巴菲特說如果市場是有效的,他只能去乞討了,由此延伸出“別人恐慌時我貪婪,別人貪婪時我恐慌”的投資名言。索羅斯更加極端,他認為市場從來沒有正確的時候,差別只是錯誤程度的程度不同,錯誤程度越高越有大機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把尿素市場比作股票市場,那么我們就用大師的理論來看看尿素市場。
首先,筆者高度認同國內尿素是無效市場的理念。從2008年開始,國內尿素市場劇烈波動,尤其是2013年11月份至今,又顛覆了多年來淡季漲價的規律,使得尿素市場再無規律可言。似乎都是產能過剩惹的禍,但產能過剩一直存在,市場的走勢卻千差萬別。這是由國內尿素市場具有很強的杠桿效應所決定的。在市場不好的時候,一車貨需要打無數個電話,從而放大了過剩;在市場好的時候,無數的人來搶貨,又放大了市場的緊缺程度。增一兩則多,減一兩則緊,這就是國內尿素的現狀。
2013年前的數據分析表明,11月份到次年2月份的國內尿素淡儲能力都超過2500萬噸,唯獨2013年出現了反常。在國內淡儲僅達到1000萬噸左右還不到往年二分之一的時候,尿素價格就開始下跌。這正說明了預期改變了價格,但價格最終可以改變供求關系。目前尿素跌到這種程度,生產企業大部分虧損,可以說巴菲特和索羅斯所追求的價格偏離價值的機會已經出現,但是否值得我們投資呢?
尿素由于儲存時間和資金的問題,我們不可能像巴菲特那樣長期持有。悲觀的預期使得市場不存在發揮杠桿效應撬動市場的投機機會,但尿素市場還是可以放手一搏。目前全國尿素的開工率基本維持在70%左右,按照8000萬噸的年產能去測算,相當于年產量5600萬噸,而出口加國內用量會達到6000萬噸以上。如果維持目前的價格,預計尿素的開工率可能會進一步下降,從而會拉大供需缺口,出現“尿素到用時方恨少”的局面。初步預測尿素的機會點要么出現在4月份,要么出現在7月份。4月份是東北和南方農民購肥時間,中原地區高氮復合肥也會備貨,產生需求的疊加,很有可能拉動尿素價格的上漲。如果4月份尿素價格沒有出現反彈,那么會促使尿素價格進一步走低,從而降低企業的開動率,減少尿素的供應,到了7月份,在出口、追肥、秋季備肥的疊加下產生反彈。
市場的最大機會是來源于沒機會,市場的最大風險是來源于高價。到了4月份或者7月份,尿素市場的謎底一定會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