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氣市場化改革加速氮肥去產能化
產能過剩的問題在業內已經喊了很長時間,從產能過剩初見端倪到行業內的溫和性過剩,以至于目前的顛覆性過剩,相關部門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的標準及門檻,目的就是為了淘汰落后產能,嚴控新增產能的出現。但是業內普遍抱怨:政策年年出,產能年年上,不見淘汰多少,但是新增產能卻有增無減。以氮肥為例,截至2013年我國尿素產能為8070萬噸,但是在2014年業內產能過剩的惡劣大環境下,仍有三個項目頂風上馬,并且一上就是200萬噸,盡管相關專家呼吁市場不要驚慌,落后產能仍有淘汰,但是對于淘汰多少,仍是一個模棱兩可的數字。所以有人提出,政府干預性嚴控產能收效甚微,倒不如市場自我調控。這正與我國十八屆三中全會的精神不謀而合——充分發揮市場作用,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在氮肥春季市場分析會上,發改委相關人士暗示企業代表:化肥市場今后將會減少政策性的扶持,與行業相關的優惠政策將會逐漸市場化。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常務副會長、中國氮肥工業協會理事長李壽生明確提出:業內要清醒地看到多年來積累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正在進一步凸顯,行業發展既面臨著亟待解決的舊矛盾,又面臨著一些新形勢下出現的新矛盾和新挑戰,加快“轉方式、調結構”的任務更加緊迫、更加繁重。這里首當其沖的就是產能問題。
他提到:由于天然氣價格改革,氮肥企業用氣將受到很大限制,氣價提升也會迫使一部分企業停工,甚至退出氮肥行業。為應對天然氣價格改革的新形勢,氣頭氮肥企業一些產能將會“改、調、留、退”。
據中國氮肥工業協會的統計來看,天然氣的供應及價格問題確實是目前氣頭尿素生產企業所需面對的“大問題”:截至2014年3月,全國尿素生產企業日產量約為17.52萬噸,開工率約為69.38%,其中以煤為原料的尿素企業開工率為74.64%,以天然氣為原料的尿素企業開工率為52.81%。目前仍在停產的部分大型氣頭企業有:中原大化、蘭州石化、寧夏石化、烏石化、阿克蘇華錦、瀘天化、中石化齊魯分公司,合計產能約540萬噸。而我國目前的氣頭尿素產能占尿素總產能的近30%,所以,李壽生認為:隨著天然氣價格改革步伐加快,氮肥行業產能嚴重過剩局面會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市場供需不平衡狀況將逐步改善。
相關成本均在小步慢調
行業期待市場放開
2013年7月10日,我國天然氣價格上調,不過針對化肥這一特殊商品,細則中特別對化肥用氣做出詳細注解,漲價幅度最高不得超過0.25元。以當時國內尿素噸消耗天然氣600立方米至800立方米計算,此次調價將使國內氣制尿素噸成本上升150元至200元。此次漲價直接導致氣頭尿素成本增加,之前與煤頭企業相比的成本優勢蕩然無存,氣價上漲后,很多企業停工檢修,有的企業直到今日依然處于停工狀態。
事實上,天然氣價格改革已經使氣頭氮肥企業面臨著又一次新的抉擇。根據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2014年國家將進一步加快電力、天然氣等領域的市場化改革。氮肥協會在2月初組織氣頭企業召開了專題座談會,邀請到發改委產業司、價格司和工信部原材料司的領導解讀天然氣價格改革相關政策,得到的信息是天然氣將加快由國家定價轉變為市場定價,化肥用天然氣的優惠政策也將相應取消;同時,在民用氣需求快速增長的情況下,將優先保障民用天然氣供應,限制工業用天然氣。可以說,天然氣價格上漲勢在必行,對氮肥行業來說,這既是挑戰,也是加快轉型升級的機遇,氣頭企業面臨著又一次新的重大抉擇,將按照“改、調、留、退”的出路,加快進行結構調整。
不只是天然氣,與化肥相關的電價、運輸也都在小步慢調的市場化節奏中。今年2月1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下發了《關于調整鐵路貨物運價有關問題的通知》,決定自2014年2月15日起,對鐵路貨物平均運價水平每噸公里上調1.5分,整車農用化肥繼續享受免收鐵路建設基金的優惠,運價率由每噸公里0.0976元上調至0.113元,為此次漲幅為1.54分。業內人士分析:近些年鐵路運費上調確實存在“小步慢調”的趨勢,以后將會成為一種常態,化肥的市場化也將是大勢所趨,上游原料的市場化也將加速行業淘汰落后產能的腳步,市場化正在發揮著自身的無法替代的作用。
“之前國家試圖幾次調整電價,后來都被我們‘捂’住了,擔心企業吃不消,要是現在國家再調整,我們不會再說什么了,該是市場的全部還給市場。”一位業內領導面對行業的現狀,疾呼“放開”二字。
政策、市場相互作用
雙管齊下、缺一不可
市場在行業去產能化的進程中起到巨大的作用,但是我們不能忽視政策性調整所起到的作用。今年年初,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完成了《化解產能過剩矛盾專題研究報告》的編制工作,并已將氮肥、磷銨在內的八大行業化解產能過剩的對策建議上報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國家能源局、國資委等相關部門。聯合會認為:化解石化行業產能過剩任務艱巨,需要政府加強產業政策和標準的制定或修訂,提高準入門檻,強化環保和安全監管,相關融資部門也要健全項目責任制;還需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通過市場機制優勝劣汰。對于行業協會來說,就是要加強信息的發布和行業的預警。同時,主動協助政府做好產業政策的完善,引導投資方向。
中國氮肥工業協會名譽理事長劉淑蘭告訴記者,從2014年開始,行業很可能要進入去產能化的通道。其中新疆、內蒙古地區環保容量和水資源的緊張將會限制一部分產能的釋放。近日,工信部就合成氨的準入進行復審,說明國家也會在這方面加強限制力度。
盡管2013年磷復肥行業進入最為艱難的一年,但據中國磷復肥工業協會信息部副主任王瑩介紹,早在幾年前,協會就與相關部門聯合制訂并出臺了磷肥的準入門檻和環保要求,除非是在原有基礎上擴大產能,倘若再上新項目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政策這一嚴控產能手段發揮著相當大的作用。目前磷肥產能過剩,但主要是產業集中度進一步加劇的結果。
政策和市場都在充分發揮著各自的作用,在為我國化肥產業的去產能化發揮著作用,兩條線路相互作用,政策性調整嚴控新增產能,市場化調整淘汰落后產能,兩者缺一不可,目前我國化肥的去產能化正在加速,行業正在找回屬于它自己的市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