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統計顯示,農藥需求周期一般在3年到5年左右,每兩個“小年”后會出現一個“大年”。農藥行業已經在2009年到2011年經歷了三年的行業低迷,眼下行業正處于景氣回升的中期階段。在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2013年1~8月全行業利潤同比增長40.5%。
國家統計局統計,1~8月,累計農藥產量212.4萬噸(折百分之百),同比增長1.6%,略增;行業主營業務收入1806.08億元,增18.5%;利潤總額達125.94億元,增長40.5%。同期,出口農藥77.9萬噸,同比增長27.4%;出口金額達到25.76億美元,增幅為35%。
國內外對農藥的剛性需求是行業利潤大幅增長的首要因素。國內冬小麥、冬油菜、秋冬種蔬菜播種面積均比前年有所增加。農作物病蟲害總體呈重發態勢,發生總面積預計為55億畝次,全國農藥需求總量為33.43萬噸,同比增長4.68%。而國際市場在經歷了幾年的低迷之后,農藥生產企業庫存消化殆盡,需要從中國進口農藥加以補貨。農藥行業今年延續了2012年的良好發展態勢。農藥行業的業績上漲主要是市場周期性輪動的結果。在市場整體上升的時候,好企業的表現會更為搶眼,比如農藥上市公司今年以來的業績就出現了普遍性向好。但已經有小企業因多種綜合因素的壓力出現停產倒閉、售賣無門的情況。這種兩極分化的出現,對于農藥行業的整體進步是好現象。
上市公司業績上升
農藥行業整體表現良好,上市公司業績表現尤其突出。
聯化科技: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4.19億元,同比增長11. 12%,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2.96億元,同比增長18.42%,每股收益0.56元,第三季度收入增長較快,為38.89%,扭轉了中報略有下滑的局面。
諾普信:上半年實現銷售收入15.2億元,同比增長7.4%。三季度收入增速放緩,利潤增速進一步提升。
長青股份:前三季度營業收入11.74億元,同比增長20.98%。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68億元,同比增長16.46%,凈利潤0.45億元,同比下滑10.78%。吡蟲啉和氟磺胺草醚銷量提升是推動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
其他公司的業績也都普遍向好。華邦穎泰:基本每股收益0.46元,營業收入32億元,凈利潤2.59億元。新安股份:基本每股收益0.53元,營業收入51.8億元,凈利潤3.6億元。揚農化工:基本每股收益1.55元,營業收入22億元,凈利潤2.7億元。升華拜克:基本每股收益0.08元,營業收入11.9億元,凈利潤3276萬元。藍豐生化:基本每股收益0.13元,營業收入10.5億元,凈利潤2688萬元。錢江生化:基本每股收益0.08元,營業收入3.6億元,凈利潤2399萬元。業績變動原因:公司主營產品盈利水平提高,費用下降。沙隆達A:基本每股收益0.3231元,營業收入22.6億元,凈利潤1.9億。
中小企業萌生退出意愿
根據《農藥產業政策》以及農藥行業“十二五”規劃要求,到2015年,農藥企業數量將減少30%,國內排名前20位的農藥企業集團的銷售額達到全國總銷售額的50%以上。并且,環保方面的要求也漸趨嚴格,農藥企業用于污染物排放的治理費用大幅增加。
近來,有中小企業陸續發出轉讓聲明或公告。雖然農藥企業間的并購重組時常發生,但是像公開兜售并不常見。甚至有業內人士預測,這兩年,國內眾多中小農藥企業將集中倒閉。
廣西桂林某農藥企業,擁有14個證件,國家定點農藥生產企業,配套設備、廠房、土地。這家企業僅登記證件就價值近百萬元。按行業人士估算,現在申請一個農藥登記證,需耗時2年進行田間藥效試驗、環境評估等,成本至少50萬元。 但該廠負責人開出的轉讓價碼卻非常“優惠”,只要80萬元。 而另一家廣東省的農藥企業開價則在200萬元以內,主要出售無形資產和農藥定點生產資質。工信部數據顯示,今年有50家小農藥企業退出農藥市場。
因感到前景不好而愿意出售的小農藥企業在增多,售價少則50多萬元,多也不超過500萬元,以廣西、江西、山東等地中小企業居多。希望出售的農藥企業主要是年銷售額不到2000萬元、公司證件不到20個的小企業。 湖南省農藥工業協會秘書長汪建沃介紹,有退出行業想法的企業就有10家之多,占全省總數的17%。
企業能力強才能抓住機遇
對于國內農藥企業來說,未來的機遇主要來自于兩方面,一是產品創新,二是政策拉動。
在產品創新方面,一個比較重要的突破口就是對全球性農藥企業的過期專利產品的再開發。2014年至2018年,中國市場將有大約500多件和農藥相關的專利到期,專利到期的農藥種類包括殺菌劑、殺蟲劑、除草劑等。專家表示,國內企業要抓住機遇,充分利用即將到期的專利技術,在原有農藥的基礎上,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
有效利用即將過期的專利技術進行創新,加強國內農藥企業在主要農藥產品方面的專利申請,成為國內企業迅速提高核心競爭力的有效途徑之一。業內專家建議,從長遠來看,國內企業要進一步加大資金和人力、物力的投入,盡早研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農藥原藥,以提高企業競爭力。國內企業可以揚長避短,在現有農藥原藥基礎上加強農藥劑型和農藥復配的研發力度,打破跨國企業的壟斷地位。
湖北省生物農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辦公室主任江愛兵建議,國內農藥企業從生物農藥領域發掘農藥新品種,并在已有農藥產品的新用途等方面進行創新。同時,國內農藥企業還應形成從化合物的發現到綠色超高效藥物研制和制劑技術研究的生物農藥鏈式研發體系。
未來國家政策對于優勢農藥企業利好也會增多。農業部從2014年開始大力推進高毒農藥定點經營示范和低毒低殘留農藥示范補貼工作。按照“試點先行、以點帶面、穩步推進、全面實施”原則,每年在5個省分別創建4~5個高毒農藥定點經營示范縣,每個縣確定20個左右示范門店,同時在10個省實施低毒生物農藥補貼試點,示范帶動高毒農藥定點經營全面開展,引導農民減少高毒農藥使用。經過3~5年的努力,基本建立起規范化的高毒農藥定點經營制度和低毒低殘留農藥使用補貼政策。
對于國內在某類產品領先的農藥生產企業這是一個絕對的利好消息。對于行業政策一貫敏感的投資業界就提出:看好未來產品領先、成長性良好的農藥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