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焦急地等著看海南農藥管理改革的變化,也有很多人冷冷地等著看海南的笑話。不過,不管島內島外有幾種聲音,海南農藥新政在歷經了籌備、斡旋、磋商、投標后,終于在兩年后落實到了產品備案的實質階段。
近日,南方農村報記者特赴海南,獨家采訪農藥管理改革涉及到的兩個主要部門,海南省農業廳執法稽查處處長梁安瓊和海南省植保站站長李鵬介紹了新政推進的情況。"我們做好了應對改革陣痛中一切沖突的準備,但無論困難如何,前路在哪,此番改革都是必須之舉。"備案沒有緩沖期一個小偷被抓,他能以等找到工作后再不偷東西為由而免罪嗎?!
南方農村報(下稱南農):新政推行兩年,目前已經進入到什么階段?
李鵬:今年5月,省內3家企業獲得了批發專營權,還有超過1000家零售商也基本獲得了許可經營的授權,可以說在經營者的規范層面的程序已基本完畢,目前進入對農藥產品把關的階段。
對于今后進駐海南的農藥產品,植保站作為首批農藥產品備案的主導執行單位,工作遵循"兩堵一疏"的原則,"兩堵"即通過標簽、標識等外觀條件對市面產品做初步篩選以及后期通過抽樣體檢,對篩選后的產品質量再把關,"一疏"則是通過組織推廣隊伍,進行試驗示范,通過引導讓農民用上好的產品。
梁安瓊:新政推廣經歷兩年磨合,今年有了一個新的推進過程,即是給全部的現有進駐產品進行備案。首批備案在9月底全部完成,10月15日已陸續上架銷售,這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并非一次買賣,往后會對進駐產品進行持續的分批備案。
南農:首批備案的通過比例大約為多少?如今有多少個產品經過備案得以上架?
李鵬:首批備案的企業通過率大約為10%,共有2000余個產品正式上架銷售。這些上架的產品都是嚴格對照農業部登記備案記錄以及《農藥標簽管理條例》的相關規定篩選而來,且均已貼上了可追溯的二維碼標簽。
南農:盡管現在有2000余個產品獲得上架銷售資格,但對于原本2萬余個品規的產品來說,還是有一大部分都被擋在門外,許多企業認為應該對其有一個緩沖期進行過渡。
李鵬:全國農藥一證多品現象很普遍,這個問題許多企業和經銷商都提出過,但我的答案是備案不可能存在緩沖期。農藥備案本就是讓產品按照國家要求規定進入市場,沒有理由給予緩沖期。
一定有人沒資格賣藥備案一定會讓一部分人沒有藥賣,但不會讓農民買不到藥。
南農:原本2萬余個產品,一下子縮減至2000多個,市場擔心,會不會對農藥供應和農業生產帶來不良影響?
李鵬:肯定有影響,但從長遠看是積極影響。現在是有一部分零售商會沒有藥賣,可從海南整個農資環境的良性發展來看,這條路必須走。淘汰的零售商都是依靠暴利,不以產品質量為先的商家,通過新政的推行,往后零售商的競爭意識和重點應該有所轉變,即必須通過服務、跟蹤、技術指導等方面獲得長期發展。
南農:那會不會滿足不了農民的用藥需求?
李鵬:絕對不會。海南所有作物所用的農藥,產生效應的成分不超過100種,我自己曾在三亞做過豇豆試驗,只要7種成分即可。以往產品品規那么多,那是因為同樣一個阿維菌素成分的藥劑,就會有15個產品。
因此,首批備案的2000余個產品,一定可以滿足市場需求。可以這么說,備案一定會讓一部分人沒有藥賣,但不會讓農民買不到藥。
南農:有企業反映,重新按"一證一品一標"來做,給產品貼二維碼,會增加不小的成本。
李鵬:這種質疑的確存在,但很少。經過溝通,現在大家都對新政的大方向沒有疑問,有的只是細節的磨合。
省內三家批發商、200余家零售店以及部分生產企業都與我討論過此問題。從成本上來說,最大的影響者是生產企業,但對于企業來說,一個證幾個標耗費包裝和管理成本并不少,但若一證對一品了,就不需要弄那么多的重復標簽,成本實際上是減少的。
梁安瓊:現在賦二維碼,主要是三家批發商在做,工作量很大,成本會有增加,但若體系全盤建設完善成熟,以后就不需要我們自己來做二維碼貼標工作,而是在企業生產產品,進駐海南的時候就帶著二維碼,這對全國的農藥管理的益處是永遠的。
現在農藥環境就是魚目混珠的太多,公平良好的競爭環境亟待建立。我們所做備案或者是下一步將會做的對質量方面的抽檢把關,只是為了把珠挑出來,那么魚目就自然混不下去了。
新政僅有參考性不排除以后會對更多零售店授權,但零售店也應該重新定位自己。
南農:海南新政走到現在,全國都很關注,這種模式是否有復制性?
梁安瓊:復制不能說,應該是有參考價值,因為各地具體環境都不同。就個人而言,海南是全國農藥前沿試驗陣地。從2001年第一個提出禁用高毒農藥,隨后國家逐步出臺禁限用高毒農藥開始,這里的農藥改革就走在前列。
目前,海南農藥改革正處在利益博弈的時候,阻力很大,但必須要做。
南農:第一批的零售點授權已經結束,往后還會有第二批嗎?那些沒有經過授權的零售商出路在哪里?
李鵬:這個問題的答案不能過于絕對,理論上不排除后期會對更多的零售店有授權,但是反過來,零售店自己也應該在新形勢下重新定位自己。一部分熱愛農藥行業的零售店店主何嘗不能去大型農藥公司或經銷商門店做技術服務?出路很多,但首先要定位清晰。
對零售店的授權,我們沒有制定一個硬性的數字到多少家,只是需要授予的零售店走向服務化和連鎖化,這些轉變都需要一個認知的引導與過程。
南農:下一步還將有什么新的推進動作嗎?
李鵬:首批備案產品上架后,算是完成了"兩堵一疏"中的"一堵",下一步應是組織專業隊伍,對備案產品進行大量的示范,做質量抽檢、環評比較等方面的試驗,最后推優,將最好的產品給農民用。
個人對農藥市場的理想愿景是產品規范化,銷售技術化,服務社會化。農藥推廣的參與方不止是政府,還有企業以及種植大戶,通過質量監管、服務上加強試驗示范,給商家創造良好的競爭環境,讓農民得益增收,最后讓農民倒過來對服務和推廣做反饋,以此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