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指算來,煤企與下游傳統煤化工企業從最初的結緣到熱戀,再到現在的漸行漸遠,也就僅僅10個年頭。那么,合也匆匆,離也匆匆,這類似于人類婚姻的“七年之癢”,到底是怎樣產生的?筆者以為,緣于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不少煤企對跨行業經營經驗不足。10年前,煤炭行業發展超速,過剩產能急于尋求解決方案的同時,巨額盈利也急切尋找投資熱點;在傳統煤化工領域,市場景氣度上升,而中小氮肥企業卻無力擴張,迫切需要融資和獲得原料煤保障。于是,雙方兩廂情愿,一拍即合。煤企或直接投資,或整體收購,或以供應價廉物美的原料煤為條件,或憑借實力進行資金擔保,以多種方式建立合作關系,并毫無例外地對關聯氮肥企業進行擴能。
近10年來,有多家煤業巨頭將眾多中小氮肥企業招至麾下,形成一支氮肥新軍。然而,煤企對于氮肥業的產業發展、市場構成、技術進步、持續盈利能力等,不可能很快就有透徹科學的認識與判斷。因此,一旦氮肥市場發生變化,便難以招架,唯有選擇剝離割舍等手段。
二是生產經營品種雷同單一。在煤企進入傳統煤化工產業時,多數局限于合成氨、尿素、甲醇、復合肥等幾個品種,使得市場供求關系發生了巨大變化。截至2012年末,尿素總產能達到7130萬噸,過剩1800萬噸。可見,傳統煤化工產能擴張的無序化與產品的同質化,二者交織發揮作用的結果,就是直接引爆市場價格戰,導致整個行業普遍虧損,甚至有的企業發生巨虧。對待這類“吞金”企業,煤企唯有一“割”了之。
三是一些煤企經營指導思想陷入急功近利誤區。與先前煤企在煤化工領域賺得盆滿缽滿相比,現在的等量資本不僅不能帶來等量利潤,而且收益大幅降低甚至虧損連連,使一些煤企很喪氣很受傷,紛紛琢磨出一些減虧增收的對策來。如有的煤企對氮肥企業通過提高原料煤供應價格,或通過降低原料煤品位,或二者兼而有之,無外乎是先從煤化工企業拿走一部分利潤做保底。顯然,這是一種殺雞取卵的做法,導致煤化工企業效益惡化;反過來也會加速聯合體的分離,最終結果是兩敗俱傷。
目前,一些煤企減虧拿化工板塊漸次鋪開。此舉禍焉?福焉?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然而,筆者以為,若從市場是資源配置的主導因素加以考量,也許煤企丟掉“燙山芋”未必是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