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用肥淡季,尿素價格卻非常堅挺,甚至不斷創出新高,讓人無法把尿素同供大于求聯系在一起。大家都習慣了尿素供大于求的說法,因為全國年產能近7000萬噸,而國內年需求僅僅在5000萬噸上下,供應過剩約2000萬噸。供大于求使得大家在操作尿素時十分謹慎,動不動就用成本作為尿素價格是否見底的信號。
我們無法否認尿素產能過剩的事實,同樣也無法否認2012年和2013年尿素價格堅挺的走勢。正是因為這種自相矛盾,我們不妨大膽地“反傳統”思考一下:尿素并沒有發生嚴重的供大于求。
從供應端看,產能并不代表產量,尿素生產裝置每年都需要安排大修和小修,在生產中還有臨時檢修。從中國氮肥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可以看出,即使在尿素價格最好的時候,行業開工率也沒有超過85%,正常的開工率只在80%左右。也就是說,7000萬噸的年產能,每年實際的產量僅5600萬噸左右。如果碰上限電、天然氣緊張,產量還會下降。
從需求端看,全國尿素的年需求量保持一種上升態勢。玉米種植面積正在對大豆形成替代,會增加尿素的需求量;對碳銨等其他氮肥的替代會增加尿素的需求量;房地產業復蘇和煤電廠脫硝等也會增加尿素的需求量。即使按過去全國尿素需求量5000萬噸的保守數字估算,國內實際產量也僅超過需求量600萬噸。如果每年出口可以達到500萬噸,那么僅100萬噸過剩,實際上是基本平衡的供求,這就解釋了2011年和2012年尿素市場所發生的奇特現象。
目前,尿素行業的開工率已經降到75%左右,其主要原因是天然氣緊張和部分企業生產成本較高,而出口量2012年仍達到了500萬噸以上。目前大家都反映尿素的社會庫存很少,而生產企業的庫存也很低,更證明了國內尿素供求基本平衡的事實。現在已經到了2013年1月份,尿素淡儲是選擇繼續觀望還是迅速行動,通過上面的分析,相信大家會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