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觀念中,化肥和農藥雖分屬農業生產中必需的兩大農資產品,卻看似沒有太多必然的聯系,而且也分別屬于植物營養和植物保護兩個范疇,傳統經營上也分為肥料和植保兩個系統。隨著城鄉一體化進程的加快,農村勞動力成本上升,越來越多的行業人士呼吁建立一種新穎、簡便的農事操作,可以在一次使用后實現增產和保護作物不受病蟲害侵害,而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藥肥產品及“藥肥一體化”概念的應運而生。
藥企轉型“緊盯”新型肥料市場
近年來,關于新型肥料產品的研發和市場推廣正成為農資行業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如今,不僅僅是肥料企業開展的如火如荼,一批有先見之明的農藥企業也紛紛開始涉足,以求共同分享這塊誘人的市場蛋糕。
大量事實證明,巨大的市場份額,是農藥企業紛紛涉足的重要動力。據統計,國內新型肥料2012年銷售額將超過600億元,且呈現持續增長態勢,預計5年內將達到1000億元。面對這一巨大的藍海市場,飽受無序競爭壓力的農藥企業開始橫向產品組合,推廣作物整體解決方案。
江蘇輝豐農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仲漢根說,輝豐股份進軍新型肥料行業主要基于三個原因:第一,站在行業規模的角度來考慮,肥料行業的規模遠遠要大于農藥行業,至少是五倍左右的市場;第二,對于農資經銷商來說,對肥料的關注度更高,農藥從業者在渠道商心目中往往是個次要的位置,輝豐股份介入化肥產業,能夠在渠道商中提升影響;第三,農藥屬于精細化工,肥料較為粗放大眾,農藥的生產、經營理念放到肥料上或許可以更好地發揮出獨有的特色。
“有收無收要大肥,收多收少要小肥。”廣西田園生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衛國認為,這一理念正不斷催生新型肥料的市場,不斷成長的市場吸引了眾多類型的企業涉足,其中有專營性的公司,但大多數缺少品牌與規模;有傳統大肥企業涉足,但往往缺少精細市場運作來支撐;相較而言,農藥企業涉足新型肥料市場具有一定的先天優勢。“相同的目標消費群體、可共享的精細運營渠道、錯位互補的功能協同、銷售時間的延長等,無疑不極大地刺激著農藥企業涉足這一領域。”李衛國說。
山東勝邦綠野化學有限公司營銷中心總經理任義認為,當前國內市場上,作物營養類產品雖然是琳瑯滿目,但產品標準、質量和實際應用效果卻是良莠不齊的,正規生產企業較少,小作坊式的產品供應很多。
任義告訴記者,山東勝邦綠野推廣新型肥料的目標和意義很明確,一是致力于為農民朋友提供系統的作物病蟲害防治策略,同時可使公司能全面服務農業、得到更大的發展壯大;二是為提高農戶的農產品品質、為農業生產可持續性發展、優化國內土壤環境做出一份努力;三是突破企業發展瓶頸,開拓廣闊發展空間,做綜合型農資旗艦企業。
“藥肥一體化”將成大勢所趨
據資料記載,關于藥肥的研究情況,世界最早見于1964年《日本東北農業實驗場研究報告》。在20世紀60年代初,以本谷耕一為代表的研究人員研究將除草劑五氯苯酚(PCP)混入肥料中作基肥施用,以期達到節省勞動力,延續除草效用的目的。而中國對藥肥的研究始于20世紀80年代。據了解,當時青海省用燕麥敵2號防除麥田雜草6.2萬公頃,其中多是以化肥為載體進行施藥。
近年來,藥肥市場由于豐厚的利潤使得眾多企業趨之若鶩。據了解,目前市場上已有30多種藥肥產品參與競爭。比較熱銷的藥肥品牌有廣西樂土農用化學品有限公司的“金稻龍”、廣西田園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的“撒成金”、廣東惠州市中迅化工“迅之星”等。其中“金稻龍”藥肥在2007年銷售額就超過兩億元,“撒成金”藥肥和“迅之星”藥肥在2008年的銷售量均高達2萬噸。
錦州碩豐農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孟凡伍認為,目前化肥、農藥行業因企業多,模仿多、跟隨策略多而少了科技創新。之前行業的增長點來自于資源型企業,而未來行業的增長點則來源于科技這個突破口。因此,化肥、農藥兩個行業未來的發展在于兩個行業的有效結合,而藥肥的出現無疑是最好的產物。
在當前肥料和農藥產品同質化嚴重、勞動力成本增加的情況下,將農藥、化肥“合二為一”的藥肥合劑的優勢顯而易見。諸多業內人士認為,“藥肥一體化”將是農資行業未來發展的方向之一,市場前景頗為樂觀。
“‘藥肥一體化’操作具有省時省工、操作簡便增產增收等作用。”河北威遠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慶認為,當前最具發展潛力的產品應選擇殺蟲劑、殺菌劑和除草劑與水溶性較好的肥料(中微量元素、氨基酸及腐植酸類)配合開發。
“隨著農資市場的發展,農藥、肥料的銷售渠道逐漸融合,客觀上推動了肥料、農藥應用的’合二為一’,而小麥‘一噴三防’則是我國在藥肥領域應用最廣泛的實例。”北京新禾豐農化資料有限公司總經理肖艷認為,作為植保與營養功能結合的“藥肥一體化”技術,在發揮綜合作業效果、減少農業操作成本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各地農業生產條件不同,不可盲目使用藥肥合劑,應根據農業生產條件,作物目的選擇合理的技術措施。
“擁有化肥生產經驗和農藥生產企業資質的企業將首先承擔起二者結合的重要任務。”孟凡伍認為,在種植的經濟性上,藥肥的功能性可以為使用者節省大量的費用投入。
從投入上看,施肥、用藥的產品和方法都存在著較大改進空間。從推廣上看,藥肥替代現有復合肥和農藥還需多方努力。一方面,關于藥肥的研發、生產和推廣,既要注重發揮實際藥效,又要發揮肥效。既不能影響藥肥的理化性質,又不能對作物生長產生有害影響;另一方面,對使用者普及藥肥的科學、合理的施用方式長遠來看仍然勢在必行。
藥肥合劑管理有待進一步完善
“藥肥一體化”給我國農資行業提出了一個新的理念和思考。國外藥肥已經做了幾十年,中國由于藥肥分開管理的原因,起步較晚,尚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此外,藥肥生產目前缺少行業標準,市場管理混亂,導致假貨、次貨橫行,對市場造成了較大沖擊,更是加劇了藥肥市場的混亂程度。 有業界人士曾呼吁:“國家有關部門應對藥肥合劑加以扶持,出臺相關的藥肥合劑的登記政策,減免不必要的試驗,減少登記試驗費用,加快登記審批速度,降低登記門檻,共同培育這個新興的潛在市場。”
據了解,目前我國藥肥的登記部門是農業部農藥檢定所。正規從事藥肥生產,對企業來說門檻很高。一個新農藥制劑的注冊登記,需要經過毒理、環境、藥效、殘留等方面的試驗,通常要花費3 年以上的時間,耗資幾十萬元,很多小企業根本耗費不起這么長的時間,也承擔不起高昂的成本支出。隨著國家對產品的注冊登記、標簽標注等方面的管理越來越嚴格,農藥生產廠家會越來越少,市場也會越來越集中。隨著國家政策的推進,藥肥生產企業和使用者自身在維護各自利益上能有所作為,藥肥市場必定會越來越規范,不正規的、沒有品牌或者規模很小的企業淡出市場是發展的必然趨勢。
為進一步加強藥肥合劑登記管理,減小使用安全風險,2012年3月,農業部農藥檢定所在京召開藥肥混劑登記管理研討會。研討會針對藥肥混劑的必要性、存在的主要問題及進一步加強管理進行了充分討論,提出了以下建議:第一、由于藥肥混劑在產品穩定性、使用同步性及作物安全性等方面可能存在某些缺陷,建議加強管理,慎重開發,嚴格產品質量,確保效果和安全;第二、加強對藥肥混劑產品的科學性、合理性及農業生產實際需求的審查,根據實際需要,對使用風險小、農業生產和農民確實需要的方可允許登記;第三、進一步完善登記和標簽標示要求,嚴格限定藥肥混劑登記的農藥種類和使用范圍,防止出現藥肥混劑過多、過濫等不良傾向。
“展望未來,資源、技術和服務將幫助農資行業實現整合,由農藥、化肥、種子、農膜、農機等多要素組成的‘大農資’體系可能形成,化肥、農藥兩個產業的轉型影響著整個‘大農資’。”孟凡伍還建議,對一個良性發展的行業更需要政策的保駕護航,尤其是從一開始的把好關十分重要,防微杜漸,為行業的長期發展定準方向。”
“‘藥肥一體化’將農業中使用的農藥與肥料兩種最重要的農用化學品統一起來,考慮兩者自然相遇后各自效果可能遞減的影響,將農藥的植物保護和肥料的養分供給兩個田間操作合二為一,節省勞力、降低生產成本。”湖南省農藥工業協會秘書長汪建沃坦言, 我國藥肥合劑產業剛剛起步,市場要想做大并且邁向成熟階段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希望國家有關部門對藥肥合劑產業加以扶持,共同培育這個新興市場,如加強藥肥合劑市場的研究,鼓勵企業開發適銷對路的產品和使用技術,出臺相關政策,在項目、資金、稅收等方面,給予藥肥合劑的研發和生產企業大力扶持。重點支持藥肥合劑核心技術、關鍵是共性技術的開發和應用,鼓勵企業自主創新。鼓勵和支持企業、研究單位到海外申請專利、登記產品和注冊商標,強化知識產權意識,提升藥肥合劑企業知識產權的創造、運用和保護能力。
“有關部門應該有針對性的結合農業生產和農藥、肥料行業的發展情況,制定并適時更新、發布藥肥合劑的鼓勵目錄,引導企業有目的性地開發新產品。”汪建沃還建議,相關部門,尤其是植保部門應主動、積極地做好藥肥合劑的推廣應用工作,為藥肥合劑進入市場打開“綠燈”。與此同時,還應積極創造有利條件,加大對藥肥合劑的政府采購力度,對藥肥合劑企業實行優先采購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