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農藥
農戶在農資店咨詢農藥。
7月,持續(xù)的高溫高濕天氣導致各類農作物病蟲害進入高發(fā)期,農民噴施農藥量增加,部分國外進口的農資迎來一波漲價潮,而國產農藥價格在經歷了一輪漲價后,目前趨穩(wěn)。
50%種植專業(yè)戶青睞外資農藥
25日中午,記者在永康千惠豐放心農資專賣店看到,前來買藥的農戶絡繹不絕。
“今年化肥、農藥、農膜、種子……生產資料的價格都上漲了。”城西新區(qū)排塘村梅品躍說,家里種了6畝土地,由60多歲的老伴掌管,種有白菜、稻米、甘蔗等多個品種,雖然各類農資價格波動較大,但需要用藥還是要噴,若漲價離譜,可以選擇其它品牌。
像老梅這樣的傳統(tǒng)農戶,較青睞國產藥,因國內品牌價格較實惠,大部分比進口藥便宜1倍。“農藥漲價,種糧成本提高,收益自然減少,用國產藥適當降低種菜成本。”老梅說,在田里“刨糧”不易,能省則省。
老一輩農民青睞國產藥,而種植效益相對較高、價格優(yōu)勢明顯的新一代農民則喜用進口農資。
溫嶺瓜農潘云斌就是新一代農民的代表,他種瓜10多年,積累了較多的技術“法寶”,加上施用進口肥料,種出的西瓜比傳統(tǒng)收獲一茬的瓜農效益高出幾倍,一年能收獲四五茬。除“祖?zhèn)髅胤健蓖猓嗽票筮透露,關鍵是要給西瓜健好身、吃好飯。“我們用的全是進口復合肥,一袋(50公斤)就要260多元。”潘云斌說,要種就種最好的西瓜,這是他的種瓜原則。
市場:進口外資農藥漲價5%—20%
據(jù)悉,目前殺蟲劑藥類杜邦“普尊”批發(fā)價上漲了0.2元,零售價依然賣8元/包,先正達百菌清由10元/包漲了12元/包,該公司生產的福戈從去年下半年的5.6元/包,2個月內價格上漲居前,漲到9元/包,每畝水稻田用殺蟲藥成本從30元提高到了40元,近期先正達公司旗下品牌全線上漲,漲價幅度在5%15%,部分高達20%。
據(jù)悉,從去年開始,國際知名的農藥公司嗅覺靈敏,抓住機遇,搶先布局,眾多品牌先后進入國內市場,產品定位高端,成熟高效的銷售模式搶占中國高端農藥市場,引發(fā)了一波洋農藥的漲價風潮。
“近期以美國先正達公司主導的進口農藥品牌有小幅上漲,國產農藥經歷一段漲價潮后,目前價格平穩(wěn)。”市穗豐農資店經理盧騰峰介紹。
近幾年外資水稻農藥的市場占有率每年都在增長,現(xiàn)在50%的專業(yè)種植戶青睞進口藥,從今年初開始,許多生產廠家提高了供貨價格。
“進口藥安全期短,性價比相對高。”盧騰峰說,進口農藥漲價風波從去年開始,比其它各類農資略晚了一步,其它農產品近幾年一路走高,利潤增加,猶如農產品“裙帶”的農藥自然也想從中分一杯羹,所以在今年農產品漲價預期仍明朗的情況下,農藥廠家勢必會提高一些價格。
農產品市場漲價,其原因與生產成本增加、人工費用增多、生產環(huán)節(jié)等因素有關。
進口藥近期之所以走在漲價潮前列,主要是由于價格一直趨穩(wěn),按常規(guī),進口農藥一般在上年底就會確定下年的價格,確定后當年內一般不會調整,此次價格上調,可能是先正達公司考慮其利潤偏低,加之世界各國對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和食品安全的日漸關注,一些發(fā)達國家把藥殘、疫病等檢測標準和環(huán)保要求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設置了更復雜、更嚴格的綠色壁壘,因此,各種植農業(yè)專業(yè)戶為減少農產品的藥殘指標,在種植過程中勢必越來越多使用高檔進口農藥。
農資店:開店風險高,農資產品價格起伏不定
國外農資漲幅“霧里看花”,國內農資產品價格起伏不定,也讓人捉摸不透。
盧騰峰說,開農資店風險高,70%靠運氣賺錢,開了10多年的農資店,雖然掌握了一些小技巧,但還需靠運氣,特別是近幾年,農資價格跌宕起伏,人為泡沫因素增加,開店也帶來一定的風險。
像衢州產尿素肥料,近4個月內坐了回“過山車”,3月份每50公斤賣118元,5、6月份漲到135元,7月份價格回落,賣到120元。在很多人看來不起眼的尿素,近期價格的變化可謂是“一鳴驚人”。
據(jù)悉,尿素在整個氮肥中占到60%,在化肥中占到1/3,價格起伏不定,這與市場個別人炒作和盲目跟風有關,不過今年上半年的農產品漲跌風波,對我市農戶影響不大。
農戶:統(tǒng)防統(tǒng)治,“抱團”采購規(guī)避風險
對于這些年農資產品漲價,我市的種糧大戶們卻顯得淡定。楊溪稻米生產專業(yè)合作社負責人池振學說,合作社年初統(tǒng)計農資需求,先付定金,大伙一起團購,一般整年的所需農資,70%已在年初預訂,半年內各類農資漲價風險得到了有效控制。
該社種糧大戶有30多戶,散戶達100多戶,為降低風險,合作社從年初就開始抱團采購,4月初從湖北購買了兩節(jié)貨運列車車廂122噸復合肥,通過團購價格,每15噸復合肥市場價為每噸3000元,團購價為2800元,一次可省3000元。
"抱團"采購,進貨渠道正規(guī),價格優(yōu)惠,用起來也放心。” 池振學認為,通過團購,減少農民農資投入,實現(xiàn)共贏。此外,我市通過統(tǒng)防統(tǒng)治,也為農戶規(guī)避了農藥漲價風險。
去年,該合作社萬畝單季稻種植期間,共噴施了2次農藥,每次都根據(jù)市里專家下發(fā)的時間,在水稻病蟲害卵孵化期間內進行統(tǒng)防統(tǒng)治,治理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