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初以來,水稻縱卷葉螟、白背飛虱、褐飛虱陸續遷入我市。四(2)代稻縱卷葉螟和白背飛虱同時在6月9日~14日,6月28日~7月3日出現兩個遷入峰,局部地區遷入量較高。早栽稻區的大螟、二化螟和灰飛虱發生較重。為確保水稻的正常生長,望各區(縣)加強水稻病蟲害監測工作,認真做好對四(2)稻縱卷葉螟、四(2)代白背飛虱等病蟲的防治工作。
一、發生情況
1、稻縱卷葉螟
發生特點:一是發生期比常年偏早。今年成蟲雜草地6月6日始見,稻田6月15日始見,比常年偏早5天。二是總體遷入量較小,但局部較高。今年第一峰期蛾量每畝僅40頭左右;第二峰期平均畝蟲量為111頭,最高1560頭(崇明縣站7月1日)。三是田間蟲卵量比常年偏少,但地區間差異較大。7月4~5日全市抽查90塊稻田,平均畝蟲量為0.17萬,最高0.88萬頭;平均畝卵量0.16萬粒。目前蟲卵量最多的地區主要在崇明縣,平均蟲卵量為0.51萬,最高2.67萬 (崇明東部),全市平均蟲卵量比前三年同期略少。
根據氣象部門預測,近期本市主要以陣雨天氣為主,對四(2)代蛾峰繼續遷入非常有利。
2、白背飛虱
發生特點:一是始見期比常偏早,遷入峰明顯。今年燈下始見期為5月19日,第一峰出現在6月8日~12日,峰期單燈誘蟲平均30頭,最高1050頭;第二峰在6月28日~7月3日,平均805頭,最高10400頭(寶山羅涇7月1日)。截止7月5日平均單燈累計誘蟲2227頭,比前10年平均1275頭明顯增加。二是地區間發生量差異大,局部蟲卵量較高。7月4日~5日田間調查,田間平均畝蟲2.66萬頭,最高6.76萬頭。平均畝卵量23.62萬粒,最高73.14萬粒,畝卵量比常年同期的10.6萬粒,增加了1.22倍。其中寶山區平均蟲卵量為72.5萬,最高240萬。隨著白背飛虱的繼續遷入,田間蟲卵量仍有一定的上升。
3、灰飛虱
目前田間平均畝蟲量為2.44萬頭,重發區5.58萬頭;平均畝卵量5.39萬粒,最高18.80萬粒。監測結果,成蟲比例占1.0%、五齡占0.5%、四齡占2.0%、三齡占15.5%、二齡占66.0%、一齡占15.0%。預計7月15日前后進入三代成蟲擴散高峰期,隨著三代灰飛虱的擴散和轉株為害,將形成傳播條紋葉枯病病毒的峰期。
4、大螟
今年燈下蟲量在部分地區創歷年新高,截止7月5日,全市平均單燈累計誘蟲385.6頭,是前10年同期平均270.9頭的1.42倍。其中青浦區域站單燈累計1892頭,是前10年平均721.6頭的2.62倍。根據歷年發生情況分析,水稻出現大螟受害癥狀是在二代和三代,出現一代為害癥狀極少見。而今年一代大螟在部分地區為害較重,發生區株受害率為0.23%,嚴重田受害株率達2.0%以上,發生區平均田間殘蟲量345頭,最高630頭。
4、二化螟
今年水稻二化螟在局部地區呈明顯上升趨勢,其中寶山區燈下二化螟從5月15日至7月5日單燈累計誘蟲量為76.5頭,為前5年同期57頭的1.34倍。7月5日調查,一般地區為零星為害狀,重發田塊為害株率1.5%。另外今年局部地區出現了稻苞蟲和稻眼蝶等害蟲。
二、防治意見
1、防治適期:全市大部地區為7月13日-15日,本市東北部地區的寶山、浦東部和崇明地區由于白背飛虱和稻縱卷葉螟發生較重,于7月8~10日進行防治。
2、防治對象:主治四(2)代白背飛虱和四(2)代稻縱卷葉螟,兼治大螟、二代二化螟和灰飛虱。
3、防治范圍:全部水稻田,防治面積約150萬畝。
4、選用藥劑:
(1)防治稻縱卷葉螟和螟蟲:可選用17%阿維·毒死蜱乳油100毫升/畝,或25.5%阿維·丙溴磷乳油60~80毫升/畝。
(2)防治飛虱: 25%噻嗪酮可濕性粉劑40~60克/畝,或30%混滅·噻嗪酮(抑虱凈)乳油100毫升/畝或10%醚菊酯懸浮劑80毫升/畝。
三、注意事項
1、在放蜂、養蝦、養蟹地區要慎用有機磷,養蠶地區要慎用沙蠶毒素農藥,施藥時應選擇小機噴霧。
2、高溫季節,盡可能在早晚噴藥,以防中毒;同時要避開陣雨、雷電。
3、每畝用水量不少于30公斤,田間保持薄水層3天;周圍有魚塘和蝦塘的地區,禁止田水排入河道。
4、注意輪換用藥,一個生育期內同類藥劑不能超過3次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