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春耕后期開始,我國尿素價格呈現出連級跳躍式的增長,一個月的時間從出廠價2250元/噸猛增到2500元/噸,特別是兩廣地區的尿素價格一舉突破了2700元/噸,打破了了往年同期的最高紀錄。原本我國尿素行業產能過剩,春耕后期尿素市場已經進入淡季,往年此時的價格均有回落,為何在今年偏偏逆勢而上,成為業內外人士關注的焦點。人們在問,到底誰才是尿素漲價背后的真正推手?這么大的尿素產量去哪了?
國家相關部門密切關注尿素漲價
尿素漲價已經成為農資業界乃至全社會關注的焦點,畢竟農資產品價格關乎我國糧食安全和“三農”問題,雖然此刻尿素價格的上漲并未對農民購買化肥造成直接影響,但是此刻的價格可以影響下半年復合肥價格的走勢,進而將高價位的負面影響直接傳導給農民,對于農民的增收和種糧積極性都有負面影響。國家發改委緊急召開會議,力促價格穩定,保障生產供應。國家氮肥工業協會也緊急發布倡議書,倡議國內企業以大局為重,滿負荷生產滿足市場需求,穩定價格承擔起社會責任。
5月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貿易司、價格司,工信部原材料司會同中國石油化工學會、中國氮肥協會,約請國內32家尿素生產骨干企業,分析當前尿素價格異常上漲原因,研究相關對策措施,確保農業生產用肥需要。發展改革委要求各骨干生產企業帶頭約束自身經營行為,自覺加強管理、克服困難、降低成本、穩定市場。同時,有關部門會密切關注國內市場尿素價格變動及化肥向港口集運情況,必要時將采取相應措施來穩定尿素市場。
供銷社承擔化肥供應主力軍
尿素漲價同樣也受到權威媒體的高度關注。在近期的一則央視報道中,某學者提到此輪尿素漲價與供銷社有關,特別指出是供銷社把化肥控制了70%以上。此語一出業內一片嘩然,更有甚者借此懷疑國家化肥商業淡儲承儲企業的執行力度。
面對當前的質疑,國家發改委相關人士表示,各個供銷社是不同的經營主體,供銷社是一個大的概念,供銷社控制70%以上化肥的說法不妥;其次,對于衍生出來的對承儲企業執行力度的懷疑,相關人士證實,2011-2012年度國家化肥商業淡儲儲備中有一半以上都為尿素,具體數量為860余萬噸,截至目前淡儲工作已經順利結束,各地承儲企業均按進度較好地完成淡儲任務,期末尿素庫存總量達到960余萬噸,較計劃儲備量多出100萬噸,所以將此輪尿素漲價的原因歸結于承接淡儲企業的說法有失偏頗。
有關人士分析,此輪尿素漲價始于淡儲后期,3月31日前淡儲工作順利結束,市場價格開始猛漲時,淡儲化肥已經基本投向了市場,春耕用肥也進入了后期。因此,將漲價一事完全怪罪在流通企業身上沒有任何依據。原本承擔主要化肥供應、起到平抑化肥價格的主體卻成了漲價的罪人,這個帽子著實戴的有點冤。
彈性時間提前導致貨緊價揚
人們在疑問,我國尿素產能過剩,為何在淡季卻供不應求?產能過剩是不爭的事實,之前曾經有人曾提出尿素產能分三類:有效產能、無效產能和彈性產能。在我國6800萬噸的尿素產能中,其中有600-1000萬噸是無效產能,因為原料供應問題長期處于停產狀態;其中有3000萬噸的有效產能,能源供應充足且長期開工;還有一部分是彈性產能,約占2000萬噸,每年尿素市場發揮如此大的變化正是由于彈性產能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據氮肥協會公布的數據,今年4月份全國尿素企業開工率為81.1%,當月產量均能達到450萬噸,產能發揮屬于正常。但是市場由供需兩方面決定,人們往往看到了產能的問題,卻忽視了另外兩個方面:彈性時間和彈性需求。漲價的背后,正是由于彈性時間的提前卻將用肥的彈性需求打破,導致今年尿素階段性的供不應求,這才是今年尿素漲價的根本原因。
彈性時間為何提前?今年氣候異常,氣溫回暖較快,較正常種植周期早半個月,以往玉米用肥在7月份,今年就要提前到6月份,依照采購、加工、物流的時間計算,4月份正是復合肥企業的購肥高峰。同時,由于6月開始二元素肥出口低關稅期,二元素企業的對尿素需求相應加大。
市場格局改變導致彈性需求增加
彈性需求為何改變?首先,我們要關注社會庫存量為何減少。依照往年的歷史價格,三月底四月初是尿素的淡季,今年為閏四月,春季時間較長,很多經銷商判斷3月底尿素價格會跳水,所以全國各地的經銷商都開始紛紛拋貨,導致社會庫存量降低。其次,尿素流向。工業用肥是此次漲價的主因,工業用肥的拉動主要集中在高氮復合肥(玉米專用肥)、復合氮肥(脲胺、新型尿素等)、工業膠合板以及二元素肥的需求,同時氯化銨和硫酸銨產量減少,價格上揚也使得生產企業傾向選擇尿素為原料,變相加劇了尿素供需緊張的局勢。
在工業需求方面,第一,今年玉米價格較去年上漲12.3%,復合肥企業對后市看好,爭相拿貨;第二,復合氮肥拉動,很多合成氨企業都在生產復合氮肥,自用也是造成社會庫存減少的原因之一。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國內肥料市場結構格局已經發生了變化,并且在今年集中爆發,以往單一尿素市場份額減少,復合氮肥和高氮復合肥已經成為主流;第三,膠合板是工用尿素的另一主要走向,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工業尿素的市場份額急劇增加;第四,二元素肥料(含氮磷)需求拉動。
綜上所述,我們首先排除此次尿素漲價并非市場謠言的尿素集港,從煙臺獲得的最新信息表明,港口并未大量囤積尿素。國際價格大幅上漲只是對國內有心態上的影響,而且高于2300元/噸的價格對于企業而言,內貿遠比外貿劃算。
流通企業風險加大
漲價是在春耕后期,除東北地區進入春耕掃尾外,全國各地均未受到漲價的影響。而記者在春耕期間走基層中了解到,各地農民均表示可以接受當前的尿素價格,雖然比去年略高,但是在物價大漲的環境中,尿素漲價可以理解。而且今年新型氮肥繼續在全國大面積推廣,經過兩三年的鋪墊,農民已經開始接受新型氮肥,很多農民施用新型氮肥來改變傳統的施肥方式。而且糧價上漲,農資直補增加也為農民購買肥料緩解壓力。
于此同時,隨著尿素漲價,流通企業受不確定因素影響經營風險陡增。針對當前尿素漲價的緊張局勢,5月3日,中國農資流通協會發布題為“中國尿素批發價格指數13周持續上漲,提醒會員企業科學研判市場、謹慎經營”的市場預警報告。建議流通企業謹慎操作,防范市場風險。目前尿素市場處于偏熱區,企業應密切關注市場變化,科學研判、冷靜分析市場,謹慎經營操作,從本地區供需實際出發,合理安排企業經營活動,降低經營風險。
總體說來,此輪尿素漲價的最關鍵因素是化肥市場品種格局的改變和彈性時間、彈性需求的多重作用。針對我國尿素產能過剩的概念應該改寫,雖然產能過剩,但是階段性也會被彈性需求所打破,導致供不應求。
所以,有關人士建議,首先國家相關部門加大淡儲的承儲力度和延長淡儲時間,并且在最后一月承儲企業庫存需留有一定剩余,以備不時之用。
其次,針對當前漲價所帶來的影響,流通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科學防范,冷靜判斷,廠家應堅守誠信,嚴格執行合同,不能“報一套價、賣一套價”,切勿“有價無貨、要貨高價”,在特殊時期妄自跟風漲價,勇于承擔起社會責任,國家相關部門應對于重點區域、重點企業嚴格監督。
再次,加大西南地區氣頭企業的供氣量,鼓勵和保障企業滿負荷生產,緩解兩廣地區尿素的緊張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