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春耕生產啟動以來,國內尿素市場走出了量價齊升的行情,終結了連續多年旺季不旺的反常表現。尤其在4月1日至今的“后春耕”時期,國內尿素價格更創下了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新高。目前,西北、華北、東北,以及華中地區尿素出廠價普遍達2150~2280元(噸價,下同),華東、華南和西南地區尿素出廠價更超過2300元,有的甚至高達2400元。同比上漲300多元,漲幅達17%。與春耕啟動前的1月份相比,也有13%的漲幅。
按常理,隨著春耕結束,需求量減少,化肥價格將因用肥淡季到來出現回落。尤其今年尿素價格漲幅較大,更引發了市場人士對尿素市場后期走勢的擔憂。一些業內人士甚至悲觀地認為:4月下旬將是包括尿素在內的化肥市場的分水嶺,尿素價格深度回調在所難免。
但中國氮肥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山東省化肥工業協會會長楊春升卻認為:后期尿素價格雖然不可能繼續大幅上漲,但深幅回調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首先,本輪行情并非供求關系發生逆轉,而是成本抬高推動。去年以來,我國物價總水平始終處于高位,尤其是電力價格上調和煤炭、運輸及人工成本抬高,大幅增加了化肥企業的生產成本。與此同時,國家從緊的貨幣政策增加了企業的融資成本和財務負擔。加上催化劑、酸堿助劑、備品備件等輔助材料價格上漲,導致企業綜合成本激增。在成本大幅抬高推動下,包括尿素在內的化肥價格被動上漲。也就是說,本輪上漲行情,是成本抬高推動的結果。
由于導致化肥企業成本增加的因素年內難以根本改變,因此,后期尿素價格仍將受到高成本支撐,難以深度回調。
其次,受全球性通脹和中東局勢復雜多變影響,國際石油、天然氣價格仍將高位運行甚至有繼續上漲的可能,將抬高國際化肥生產成本。
近幾年農產品價格上漲刺激農作物種植面積增大,對化肥的需求增加。這些都有利于國際化肥價格高位運行或上漲。事實上,4月以來,已經步入“后春耕”時期,價格理應小幅回調的中國化肥市場,正是受到國際,尤其是北美地區尿素價格發力上揚的拉動才得以走強。目前,無論烏克蘭尤日內還是美國海灣散裝小顆粒尿素離岸價均突破470美元,中國港口尿素離岸價也在460美元左右,遠高于國內市場售價。國際化肥價格走高并受成本支撐后期維持高位運行,將對國內化肥市場產生明顯的拉動作用。
雖然4月下旬以后,隨著東北地區春耕生產的結束,尿素將進入真正的使用淡季。但自6月1日起,10千克小包裝尿素及二元復合肥將迎來為期4個月的低關稅出口期,7月1日起,大宗尿素也將迎來4個月的低關稅出口期。一些企業將在5月先將尿素轉入港口,于6月以小包裝形式出口,7月起則實施批量出口。從而緩解用肥淡季時的化肥銷售壓力,支撐價格高位運行。
最后,尿素目前的價位其實是高成本價位,而非高需求價位。兩者的區別在于:前者是化肥企業為減少或避免虧損被逼無奈而漲價,自身并未獲得收益,甚至仍在虧損。后者是產品供不應求助推價格狂飆,企業往往可以獲得較高利潤。在高成本價位下,無論消費者、經營者還是生產者,都沒有受益。全國氮肥行業一季度經濟運行情況也印證了這一點:盡管尿素價格持續上漲,但全行業依然微利經營,虧損企業和虧損額仍在增加。
這表明:高成本價位下化肥企業的日子其實更加艱難,生產積極性不高。后期,一旦尿素價格回落,將導致越來越多的企業像眾多因入不敷出而被迫減產停產的中小企業一樣,將大幅減少尿素產量,遏制其價格深度回調。
“但也不排除尿素價格小幅回調的可能。”楊春升提醒。
因為我國尿素產能已經嚴重過剩,裝置利用率僅73%。一旦尿素價格上漲到企業成本線以上,閑置裝置就將投入生產,增加市場供應,打壓價格下行。而且國家今年對包括小包裝尿素、二元復合肥均采取了嚴格的出口限制措施,將增加國內化肥總體供應量,使國內化肥除鉀肥外,總體過剩,不利于包括尿素在內的化肥價格上漲。
受房地產市場低迷、人造板行業發展速度放緩,以及出口受阻等因素影響,作為尿素主要工業消費領域的三聚氰胺行業今年遭遇“嚴冬”,成本倒掛嚴重,企業開工率大幅下降,將減少該領域對尿素的需求,使工業領域往年用肥淡季調節市場的作用難以發揮,對尿素市場產生較大的不利影響,打壓價格下行。
“考慮到90%以上企業尿素完全成本已經超過2000元這一事實,預計尿素后市出廠價將在2050~2280元波動。”楊春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