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環境決定了中國的“基調”,可以說是智慧決策,也可以說是別無選擇。當前,隨著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蔓延和美國經濟陷入高失業、高負債的困境,世界經濟前景低迷。國內中小企業經營出現困難,經濟增速逐季回落。有經濟學家指出:在國際國內復雜的形勢下,要努力保持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良好態勢,所以要“穩”。同時,也要利用環境變化帶來的倒逼機制推動結構調整、深化改革,最終讓百姓享受到更多發展實惠,這是“進”。
“穩中求進”,這一語意很像是中國的太極,出招舒緩平穩,內行丹田之氣。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指出,穩,就是要保持宏觀經濟政策基本穩定,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保持社會大局穩定;進,就是要繼續抓住和用好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上取得新進展,在深化改革開放上取得新突破。
在糧食“八連增”之后,農業部表示,2012年中國糧食生產目標已確定:確保糧食總產在10500億斤以上,力爭穩定在11000億斤水平。“穩中求進”已經成為2012年糧食生產的主線。
對于農資行業而言,如何保穩,如何求進,還要從行業發展的實際出發。化肥工業的大發展已經讓行業步入“產能過剩時代”,而產業大整合的浪潮讓我們尚未感受到“去產能化”局面的顯現,此起彼伏的奠基儀式、開工慶典依然不絕于耳,行業發展過熱以至于出現“爭做老大”的不良習氣。真正的行業龍頭應該既具有產業核心競爭力且富有全局眼光,不簡單是編織產能與銷售量的企業外衣。
化肥行業產能發展要求穩,技術創新要求進;行業宏觀調控政策要求穩,農業鼓勵政策要求進;行業整體效益要求穩,重建行業秩序要求進。“穩中求進”本身具有辯證關系,農資行業必須轉變觀念,以全新的思維審視行業未來發展,才能讓行業在中國經濟的大交響中找準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