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心態:就是商家對行情不看好,謹慎操作的心態。廠家每一次價格的上漲,都沒有得到商家和市場的及時認同,商家要么不肯打款,要么推遲發貨,即使貨賣完了也是少量拿貨,即買即賣,直到行情在新的價格上走穩,商家才肯批量打款拿貨。這種心態減少了投機與炒作,減少了盲目囤貨,反而避免了行情的大起大落,使全年的化肥行情走勢比較平穩,促進了化肥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
兩大推力:一是成本上升的推力。今年以來,磷礦、硫酸、硫磺、合成氨、鉀肥、煤炭等原材料和能源價格,持續上漲或高位運行,導致高濃度磷復肥成本不斷上升,推動化肥價格穩步上漲。如硫磺價格一直維持在1600-1800元/噸、合成氨在3300-3500元/噸的高價位,而30%磷礦石價格已上漲了近200元/噸達到600元/噸,漲幅達50%。
二是出口增加的推力。1-8月累計出口二銨213萬噸,雖然同比略有下降,但氮、磷二元肥因不受政策影響而出口猛增。1-8月累計出口186萬噸,同比大幅增加155萬噸,從而全方位推動了國內磷復肥市場:一是對主要原料一銨的需求大增,導致一銨價格持續大幅上漲,55%粉銨最高達到3100元/噸,漲幅高達400元/噸;二是使國內復合肥市場資源偏緊,推動復合肥、二銨價格價格走高;三是由于部分二銨裝置改生產二元肥出口,導致二銨產量減少,市場資源不足,推動二銨價格上漲。
三大影響:一是通脹的影響。今年,國內生產、生活消費品價格持續大幅上漲,消費價格指數的逐月提高,人們對通脹的預期,與肥價產生緊密關聯,是肥價上漲的有力支撐。特別是與化肥關系密切的糧食、油料、果蔬價格的上漲,提高了農民種地的積極性,增強了對肥價上漲的承受能力,與肥價上漲形成互動,減輕了化肥價格上漲的阻力。
二是生產要素短缺的影響。生產高濃度磷復肥需要30%品位的優質磷礦,而我國磷礦的現狀是豐而不富,國家早已將優質磷礦列為2010年后不能滿足生產的礦種之一,隨著近十年國產高濃度磷復肥的高速發展,國內二銨產能已達1500萬噸,每年消耗的優質磷礦在6000萬噸以上,磷礦緊張的矛盾已開始顯現。今年國家出臺規劃,要求磷礦產地建立資源儲備機制,如湖北省已經對磷礦進行限采,限期關閉或重組15萬噸以下的磷礦,導致磷礦供應緊張。一些無磷礦資源的企業,因磷礦供應不足、品位下降、雜質含量增多,導致裝置不能正常運行,產能得不到有效的發揮。同時,去年底的節能減排,今年夏季各地用電緊張,拉閘限電,都不同程度地影響了化肥產量。
三是自然災害的影響。今年是自然災害對化肥市場影響較為明顯的一年,春季,北方持續低溫、雨雪、冰凍天氣,土地不能按時播種;而南方則大面積干旱,長江流域旱情嚴重,洞庭湖、鄱陽湖水位急劇下降,嚴重影響耕種。夏季,南方地區暴雨、臺風頻襲,許多地方出現內澇、土地被淹。秋銷中原市場的持續降雨,氣溫偏低,影響農作物的收成與秋播。全年不斷的異常天氣,要么使用肥季節推遲,要么使土地無法播種,都不同程度地影響了化肥銷售。
后市預測:影響化肥市場后市的關健詞:物價、資源、心態,這三大要素在近期內不會發生大的轉向,因此,四季度國內化肥市場仍會在高位運行。在具體政策上,年內氮、磷二元肥出口政策不變幾成定局,雖然明年會受限,但隨著企業出口經驗的積累,充分利用提前集港、提高報關等辦法,仍會有相當數量的出口。至于二銨的出口規模應維持在近年水平。因此,資源和成本將成為化肥價格走勢的關健,由于資源性產品價格上漲已成為主流,相信未來一段時間,國內磷肥市場行情主流將延續2011年的走勢,呈現漲多跌少,回旋向上的格局。
安徽六國營銷公司副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