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草甘膦
今年8月以來,國內草甘膦原藥出廠報價節節升高,部分廠家價格每噸上漲2500元,幅度達11.4%。我國草甘膦國內需求占比較小,主要出口南美、北美、亞洲、歐盟。業內人士透露,9月份是向南美地區出口的旺季,這輪價格上漲正是南美出口訂單拉動。
供需逐步改善
在經歷了兩年多大面積虧損、超低開工率、小企業退出的去產能過程后,雖然草甘膦行業內制劑企業數量依然眾多,但原藥廠家已經大幅減少。
據百川資訊統計,2011年以來,草甘膦企業同時開工的峰值為15家,其中能夠穩定開工的只有12家,合計產能達44萬噸/年,遠低于市場60-80萬噸/年甚至100萬噸/年的估計。而國內草甘膦需求量在5-7萬噸左右,2010年的出口量為22萬噸,如果今年三、四季度出口超預期,行業的供需形勢或將大幅改善。
更為重要的是,“十二五”期間,環保已經成為草甘膦行業的重中之重,提高標準、加強監管勢必令大量小裝置徹底退出,部分中型(1-3萬噸/年)裝置產能也面臨限產甚至淘汰的可能。據了解,草甘膦企業的環保改造有規模效應,新安股份[10.321.47%股吧研報]的草甘膦裝置環保投入是5000萬元,年運營費用2000萬元,小裝置無法承受較高的環保投入。此外,能夠低成本綜合利用副產氯甲烷的技術只有福華、新安等少數幾家企業擁有。
關注行業龍頭
目前的草甘膦企業還難以言利,大部分處于盈虧平衡狀態,但供需改善的趨勢卻是明確的,在行業底部盤整階段,復蘇的跡象將給市場帶來行業拐點出現的判斷,或將出現一定的交易性機會,行業龍頭和高彈性的企業首先受到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