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看到“淡季電荒”四個字眼兒頻頻“現身”于各大網站,先有報道說浙江、江蘇、江西、重慶等地提前出現了“電荒”,緊接著又有內蒙古、甘肅、新疆等地出現“電荒”,可見,“電荒”已開始主動出擊,如猛獸般侵襲著大江南北。
在“淡季電荒”之下,農資企業應該如何來避免被其波及,或減少損失。有資料顯示,每年西南地區磷肥企業的電力缺口都會達到50%-60%,而一旦出現“電荒”,一些磷肥企業只能停產、減產。可見,“電荒”狀態下的企業生存狀況是岌岌可危的。
根據以往經驗,面臨“電荒”,化肥生產企業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有的企業提前開足馬力,超負荷生產,避開用電高峰期;有的企業自己建立發電廠,本著“求人不如求己”的原則,自謀生路。形式多樣,但都是為了減少拉閘限電所帶來的損失。但是,這兩年出現了“淡季電荒”,用電形勢就更加嚴峻了,企業是否又有新招來規避風險呢?其實,在筆者看來,提前生產,自建電廠,都不是長久之計。“電荒” 的出現,從大的方面說,突顯了中國經濟轉型已勢在必行,高投入低產出的經濟增長模式已難適應中國國情;從小的方面說,各個企業應該自檢,自己是否屬于粗放型發展企業,如果是,就要抓住歷史機遇,積極并主動轉型。無論引進新技術、新工藝,還是企業轉型,多元化發展,都不乏是一條能“走得通”的康莊大道,其實,企業要想實現華麗轉身,就要本著一條原則:提高產品技術科技含量,降低能耗,或者干脆另辟蹊徑,走多元化發展道路。
近日,貴州、湖南、江西電價在原來基礎上每度上調2分,并有向華東地區蔓延的趨勢,可見,對生產企業的不利因素越來越多,形勢也越來越嚴峻了。當然,化肥生產企業的轉型不僅由“淡季電荒”、原料價格和能源價格上漲所致,其行業自身的產能過剩也迫切要求企業升級換代,加快轉型。“轉則活,不轉則死”的生存法則對于化肥企業來說,顯得更為迫切和重要。